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启幕 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穿着黄色小马甲研学的小朋友在空间站核心舱体验,几位年轻人换上汉服感受“梦回大唐”……7月3日,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启幕。


本届图书文化周以“书启新章 阅见未来”为主题,在南宁市设主会场,在桂林市设分会场,同时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越南等4个东盟国家联展,全区303家新华书店共同参与,7家国门书店特色呈现。



在南宁主会场,精心设置14个主题展区,共六大特色板块。主题出版与文化专区包括主题出版物展区和著名作家东西、余华作品专区,聚焦主题出版与名家力作;国际与区域文化交流专区包括越南人文展区、澜湄合作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展现跨国文化魅力;精品图书展销专区包括进口原版图书展区、桂版出版社展销区、优秀出版物销售专区、特邀贵宾省展销区,汇聚海内外优质图书资源;数字与网络文化专区包括数智出版展区、白海豚网络文学专区,呈现行业前沿趋势;少儿与动漫互动专区包括儿童阅读体验馆、优秀少儿图书展销区、空间站核心舱展示区、动漫电竞展销区,为青少年提供趣味体验;生活与创意市集专区包括八桂美食区、CABF礼物市集,让读者在书香中感受生活美学。14个主题分区各具特色,全方位满足读者文化需求,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3万余种图书

让读者徜徉书海


本届图书文化周,山东、安徽、浙江、广东四省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联手打造特邀嘉宾展区,全国150多家出版单位甄选3万余种100多万册优秀图书入场展销。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兼出版部总监萧宿荣告诉记者,文化周期间,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11家出版社参与,组织600余种、2000余册精品图书亮相,多维度展现中国出版的岭南特色与湾区风采,形成了覆盖主题出版、粤版精品、湾区风韵和市场热销等品类的展示矩阵。值得重点推荐的是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讲述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活历程,凸显华侨华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携带了极具历史价值的第一套到第十二套全国中小学通用教材来参加书展,还带来了150余种精品图书,涵盖了红色经典语文阅读和科普读物,为读者开启智慧之门。



在桂版出版社展销区,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赵彦红向记者介绍了重点好书。她说,《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从生存论、算法伦理到人机共生,探讨智能时代哲学问题,构建多元知识框架。接力出版社带来近1000个品种图书。接力出版社发行人员马莹重点介绍头部产品之一——“巴巴爸爸系列”,今年是该系列55周年,已推出76个品种、10个子系列,接力社也推出了很多文创产品,包含抱枕、帆布包、公仔、马克杯等。漓江出版社《泥潭》的码堆区域受到读者关注。7月5日,该书作者刘楚昕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签售。



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融入民族特色


文化周期间,从出版社自身文创区域的展示,到生活与创意市集专区特色产品的引入,文创产品让读者一饱眼福。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饶江向记者展示了该社文创产品,围绕“非遗广西”“自然广西”系列丛书研发,向读者展示广西特有的动植物资源。饶江说,广西科技社文创陆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书紧密结合。他认为:“文创既要开发的有趣,还要与书有连接。比如,在文创产品后面附链接,扫码可以进入新媒体专区,连接知识,体现出版做文创的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展位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人教社带来190余种创意满满的文创产品,其中“教小萌和教小淘”系列是人教社首个原创IP,以萌趣形象传递人教温度,“李雷与韩梅梅”系列深度挖掘经典教英语教材元素,唤醒80、90后的青春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门设置“南北故宫文创”展区,来自北京和我国台北故宫共470件精品文创与读者见面,包含故宫的猫、故宫的美妆系列,以及胶带、冰箱贴、明信片等热门产品。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在此次文化周期间也得到展示,用壮锦制作的衣服、抱枕、手工玩偶等精巧细致,受到年轻人喜爱。



活动纷呈

聚焦文化交流与数字赋能


本届文化周期间将举办重点活动9场、特色活动30多场。一是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7月3日举办的“图书馆馆际交流会——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发行经验分享”汇聚国内外图书馆界、出版界专家学者,聚焦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馆藏合作、AI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等前沿议题,共同探讨中文图书海外馆藏推广策略,分享成功案例与创新实践,以促进中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思路与新动力。《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展出澜湄合作国际艺术设计大赛的历届获奖作品,开展一系列多语种图书的新书发布会。在“越南人文展区”,展示越南图书、传统服饰、手工艺品,举办越南特色活动;同步在越南分会场展销中国图书和文创产品,举办“中越青年共读”“非遗文化在广西”摄影展等系列活动。


二是拥抱新时代,拥抱新技术,探索AI赋能出版的多元路径。有声书、微短剧和AI生态下的出版转型主题分享,揭秘出版业未来的模样;中国—东盟AI+文博主题对话,探讨AI与文博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在数智出版展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完善本地化部署,深度融合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与美同行”非遗艺术研学教育平台、广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广西文库》数字资源库、中国—东盟文化库、数字教材教辅库等数据资源,推动文化产品数字资源向文化产品数字资本转化。“数字+”出版业态不断创新。接力出版社中小学《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出版项目在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相继落地,并建成人工智能体验馆,开创了人工智能教材立体化、交互式体验的先例。广西人民出版社麦林公司利用AIGC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推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产业链的多元化延伸,并赋予“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数字化特征。广西教育出版社开展大数据技术与基础教育交叉领域的研究,迭代升级“精准教学平台”。



精彩活动


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启动 总奖金达200万元



7月3日,2024年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颁奖暨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在南宁启动。大赛旨在为网络文学创作者搭建交流与展示的优质平台,激发创作活力,提升创作质量与传播效果,助力文化繁荣兴盛。



据了解,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是在已成功举办十届的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基础上升级而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主办方希望通过更高规格的赛事活动,吸引更多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和人才。大赛设置了现实主义题材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幻想类三大类别,面向广大网络文学作者征集作品,要求体裁为长篇小说,字数20万字以上,总奖金达200万元。大赛聚焦精品创作,打造文学高地,引导参赛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多元题材与创新叙事的方式,为新时代网络文学注入鲜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活力,推动广西网络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还对2024年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彩韵缘》等进行颁奖。期间,网络文学高端论坛邀请多位网络文学界专家、知名作家、知名平台负责人现场发表报告演讲,开展圆桌对谈。


深度融合“声音+文字” 央广云听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策划对话IP栏目《言外》


7月3日,央广云听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在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王晓华出席签约仪式。


央广云听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深度融合“声音”与“文字”,推动图书内容的有声化、广播剧化等多元开发,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播优势互补,共同策划推出人文深度对话IP栏目——《言外》,计划7月5日在漓江书院开机,邀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获得者刘楚昕进行首期访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广播运行部主任杨曦在致辞中表示,在本次合作中,央广云听将充分发挥其全媒体传播优势,为《言外》栏目提供广阔的传播平台和精准的受众触达,让高品质的声音穿透媒介边界,抵达更多听众心灵。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向荣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促成了国家声音高地与八桂文化劲旅的强强联手,是一次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言外》栏目作为首个成果,将依托“高莉工作室”的专业制作、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文化滋养与思想深度、央广云听的广泛传播与精准触达,倾力打造一档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文访谈标杆,为全国文学爱好者带来深度文化体验。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利来友在致辞中表示,在战略合作框架下,为了更好地构建集团旗下各出版社作家、作者生态链,双方策划推出《言外》栏目,用更具传播力的音视频形式,立足广西,连接全国,辐射东盟,积极实践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探索“媒体+出版”融合创新。


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助力广西职教出海


7月3日,“教育出海 合作共赢”——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职教高教图书推介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桂林旅游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技师学院签约,推动广西职教高教教材服务东盟。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黎洪波,桂林旅游学院副校长陈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湛年远,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赵迪琼,广西交通技师学院院长赖国秋,越南芝文化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阮丽芝、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岑刚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此次与四所院校签约,希望通过版贸平台共同推动职教高教图书“走出去”,将中国优质的职教高教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教育标准,以图书为载体系统化地推向东盟市场。同时,也期待与更多东盟国家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探索在职教高教教材本土化、师资培训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教育共同体,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教高教领域的互利共赢。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旅游   东盟   中国   场景   文化周   图书   文化   广西   网络文学   越南   展区   出版社   职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