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者逐渐增多,医生忠告:55岁后,尽量改掉几个坏习惯

傍晚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客厅里,张阿姨又一次站在厨房门口发愣。她想不起来刚刚把锅放在哪里,更忘了自己究竟是准备做饭还是已经吃过饭。

女儿急忙跑过来提醒:“妈,你刚刚才问过一样的问题。”张阿姨苦笑,眼神里透出一丝迷茫。医生在诊断后明确告诉家人: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新增1位患者,中国是病例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超过1000万人正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而且人数还在逐年上升。

更令人揪心的是,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被重视,直到明显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时才被确诊,而那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医生提醒,阿尔茨海默病并非单纯“年纪大了健忘”,而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年龄是重要风险因素,但生活习惯同样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特别是55岁之后,如果继续沉迷于某些坏习惯,等于在悄悄加快大脑退化的速度。医生一再劝告:宁可现在费点劲改变,也别让自己或家人日后陷入无尽的照护困境。

第一个坏习惯是长期熬夜。很多人到了中年依旧喜欢晚睡,追剧、玩手机、处理工作邮件,把夜晚当成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然而,大脑需要规律的休息来清除代谢废物,尤其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

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睡眠规律的人高出30%以上。熬夜不仅让人第二天精神萎靡,更在悄悄损耗大脑的“修复力”。

第二个坏习惯是饮食过度偏向高糖高脂。很多55岁以上的人已经有血糖或血脂异常,却仍然习惯早餐吃油条油饼,午餐大鱼大肉,晚上再来点甜点和饮料。

这样的饮食模式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管硬化,减少大脑供血。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指出,高糖饮食会显著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率,长期高脂饮食则可能加速大脑炎症反应,双重打击下,记忆力逐渐衰退。

第三个坏习惯是久坐少动。现代人生活便利,很多中老年人一坐就是半天,不管是刷手机、看电视还是打麻将,很少真正进行身体锻炼。

缺乏运动会让血液循环变差,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研究显示,每周坚持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分钟的人,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明显降低。

运动不仅强身健体,更是激活大脑神经连接的“天然良药”。

第四个坏习惯是长期情绪压抑或精神紧张。有些人退休后觉得空虚,容易陷入焦虑;有些人则总是把烦恼埋在心里。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压力激素水平居高不下,对大脑海马体的损伤尤其明显。

海马体正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一旦受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会大幅上升。医生常提醒,情绪管理也是对大脑最好的保护。

第五个坏习惯是轻视体检和早期信号。很多人把健忘当作“正常衰老”,很少去医院做认知功能筛查,也忽视了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

事实上,这些代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密切。如果等到记忆明显丧失才去就诊,往往为时已晚。定期体检、及早干预,才能让疾病的发展尽量延缓。

除了改掉坏习惯,医生还建议积极养成一些保护大脑的好习惯。

比如保持规律睡眠,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以上高质量睡眠;

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深绿色蔬菜、深海鱼类和坚果,这些都被证实有助于延缓大脑退化;

坚持规律运动,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改善大脑血流;

保持社交活动,多与朋友聚会、打牌、聊天,能刺激大脑保持活跃;同时学习新技能,比如学一门乐器、尝试绘画或读书写作,都能锻炼大脑的可塑性。

很多人担心,阿尔茨海默病是不是注定不可避免?其实不然。

世界卫生组织的防控指南明确指出,约40%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例与可控危险因素相关,这意味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能够显著降低风险。

换句话说,现在改掉坏习惯,就可能在未来多获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清醒时光。

医生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60岁的李大爷,退休后每天坚持晨练半小时,饮食以清淡为主,还养成了写书法的习惯。

虽然他的父亲曾在70岁时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但李大爷至今依旧思路清晰,记忆力保持良好。

医生解释说,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帮助大脑延缓退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长期失去自理能力,对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患者逐渐忘记亲人,忘记自己,甚至丧失基本生活技能,这种无力感让家属痛苦不已。与其事后懊悔,不如现在就行动。55岁后,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都可能决定未来的生活质量。

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别再抱着“等退休再说”的侥幸心理,真正的预防应该从今天开始。哪怕只是在今晚提前关掉手机,早点休息,也是迈出了保护大脑的一步。

最后提醒大家:本文所谈内容适合大多数人作为生活参考,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遗传背景都不同。具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仍需结合个人情况,在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做系统评估。

如果已经出现明显记忆力下降或行为改变,请务必尽早就诊,只有科学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延缓疾病进程,守护宝贵的清醒岁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痴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雨潞.老年痴呆病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工具 及适老辅具设计的研究现状,2024-05-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养生   忠告   习惯   医生   大脑   饮食   风险   记忆力   规律   认知   睡眠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