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蒙古少女:天下何物最大?少女仅答四字便成了他的儿媳

1370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明军大破北元。

北元名将王保保败走漠北,他的妹妹观音奴被明军俘虏,随后押至南京。

到了南京后,朱元璋早就听说观音奴聪慧过人,便召她入宫,向她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

而观音奴听到朱元璋的问题之后,并没有按套路回答。

她仅靠四个字的回答便让朱元璋哈哈大笑,甚至朱元璋还把观音奴赐给自己的儿子朱樉做王妃。

那么朱元璋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观音奴的四字回答又是什么?和朱樉的这段婚姻,又让观音奴的命运迎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名将难收

说起朱元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这个出身贫寒,甚至乞过讨、出过家的草根皇帝,从一穷二白到问鼎天下,他的一生一直颇具传奇色彩。

但是传奇人物的一生,也会有遗憾。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洪武大帝朱元璋一生中有三件憾事。

其一,没能得到传国玺;其二,没能活捉王保保;其三,攻破北元后,未能查到元太子下落。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收服王保保的执念,已经可以和国家社稷相媲美了。

1368年的秋天,凛冽的秋风吹过南京城,随之而来的,是徐达攻破元大都的捷报。

这本来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朱元璋却没有多高兴。

此刻,朱元璋正盯着地图上的西北角——北元皱起了眉头。对他而言,这个北元才是个比元大都更难啃的“硬骨头”。

因为镇守北元的,是一个让大明诸多悍将频频吃败仗的劲敌——王保保。

王保保,蒙古名叫扩廓帖木儿,是北元末期的名将,也是因为有他的死守,北元的气数竟多延续了三十多年。

从大明攻打元大都的那一刻,王保保就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誓死效忠自己的国家。

当徐达攻破元大都的时候,王保保并没有缴械投降,而是带着残部准备重整旗鼓。

听到这个消息的朱元璋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对他而言,收服王保保是一件比攻破元大都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还要徐达攻破王保保的营帐说起。

那是一个大雪呼啸的寒冬。

那天深夜,徐达率部趁着夜色攻进了王保保驻扎在太原的营寨。

当亲兵闯入帐内急报明军已经杀到帐外时,王保保正在帐中读《孙子兵法》。

听到这个消息,王保保竟然光着脚在不带马鞍的情况下就跃马而上。

离去的路上,十八个亲兵拼死护着他冲出重围,最终这十八个人无一人生还。

此事传到南京后,朱元璋先是瞳孔一震,随后便对着身边的大臣说:这个王保保,倒是条好汉。

随后,朱元璋亲手写了招降信,并特意让人给王保保送去一碗刚腌好的腊肉。

朱元璋在信里说:朕听说你喜欢看汉人兵书,正好朕这里有本宋刻本《武经七书》,不如前来南京和朕一起喝酒吃肉,共商兵法?

面对朱元璋真挚的邀请,王保保仅是回礼了一张空弓和三支断箭。

此后多年和北元的对峙中,朱元璋又数次以各种诱惑试图招降王保保。

但这个铁骨铮铮的草原汉子,直至病逝,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

1375年,王保保病逝的消息传到南京。

消息传来时,朱元璋正好在上早朝。

听到这个消息他坐在龙椅上静默了许久,便突然起身,让人呈上了一杯酒,对着北方空置的武将席位敬了杯酒。

元朝覆灭后,在修《元史》时,朱元璋特意嘱咐:王保保的事要如实写,让后世知道,大明江山是从真豪杰手里夺来的。

王保保离开了,但他的亲人,还在和明朝纠缠着……

四字巧答

1370年,大明军队横扫漠南。

当时王保保在无奈之下,只能暂时率部退走,朱元璋又一次和他的“梦中良将”擦肩而过。

不过此时,一名亲兵来报,说是抓到了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

这个消息让朱元璋大喜过望,立马下旨让徐达专门派一支部队护送观音奴回京。

他相信,观音奴的存在是他招降王保保最好的底牌。

毕竟再忠肝义胆的将军,面对亲情,也很难不动摇。

见到观音奴时,朱元璋被这位北元贵女的气质惊到了。

被俘虏后的观音奴一袭白衣,未施粉黛,头发还有些凌乱。

但她只是端跪在地上,那股从容的气度就格外引人注目。

在经过一番详谈之后,朱元璋意识到他低估了这个北元名将的妹妹。

不管朱元璋说软话还是硬话,试图让她来招降王保保,观音奴始终不为所动。

她表示自己在被俘之后,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坦言:不管大明皇帝要如何处置,观音奴悉听尊便。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对这女子的敬佩。

正当朱元璋束手无策之际,他偶然瞥到了桌上自己的儿子朱樉呈递的奏折,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要让观音奴嫁给朱樉,以“联姻”的方式拉近王保保和大明的距离。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观音奴后,观音奴以自己还要给外公守孝三年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朱元璋虽然对她的回绝感到困扰还有些愤怒,但他并未轻言放弃。

只见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问观音奴:朕问你,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

此话一出,殿内的所有人立马屏息等着观音奴的回答。

他们都清楚地明白,这个答案,将直接决定观音奴的生死。

观音奴声音清朗、毫不犹豫地回答:忠孝最大。

朱元璋听后眯起眼睛,追问道:忠孝虽大,你忠的是谁?孝的又是谁?

只听观音奴不疾不徐:忠者,尽心于人;孝者,报恩于亲。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大笑:既然你也认同忠孝至上,那我的命令难道你不应当遵从吗?

这一问,观音奴哑口无言。她明知朱元璋是在强词夺理,但自己却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观音奴还是嫁给了秦王朱樉,成为了朱元璋的儿媳。

不过,嫁给朱樉之后,观音奴并没有过上相夫教子的平凡日子。

这段婚姻,也让观音奴的命运彻底走向了悲剧……

悲情婚姻

为了表示自己对观音奴的重视,朱元璋封其为贤女,并大肆宣扬。

此刻的朱元璋,对观音奴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但王保保并没有因此被打动,依旧坚定地守护着北元。

观音奴和朱樉大婚那日,秦王府内张灯结彩,可新房里却静得可怕。

朱樉站在新房门外,犹豫许久才推门进去。

进去后,观音奴正穿着一身鲜红的嫁衣,但是脸色却惨白得吓人。

她见朱樉进门,便一言不发地盯着朱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寒气。

朱樉刚要开口,观音奴便冷言道:你我夫妻本就是大明和北元的牺牲品,我不愿嫁你为妻,相信殿下也不愿和我这样一个敌廷女子同床共枕吧?

朱樉听出了观音奴话中的意思,便深深叹了口气,退出了房门。

到门口时,朱樉吩咐侍女:好吃好喝的照顾好王妃,别让她受伤。

此后数年,这对夫妻形同陌路。

观音奴独居后院不问世事,朱樉则和自己宠爱的侧妃邓氏每日寻欢作乐,处事也更加嚣张。

府中妻妾看到王妃不受宠,都开始欺负起了观音奴。

朱元璋听到朱樉府中这些荒唐事之后,就把邓氏狠狠骂了一顿,随后赐她自尽。

邓氏死后,朱元璋再三叮嘱朱樉要好好对待观音奴。

但是朱樉根本不听朱元璋的话,甚至还把邓氏的死怪在观音奴身上,便变本加厉地对待府中的下人。

终于,有个下人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就在朱樉的饭菜中下了药……

1395年,朱樉逝世,观音奴作为秦王妃,被朱元璋下旨殉葬。

那个少年时驰骋漠北的明朗少女,最终长眠在了他乡……

结语

从漠北的辽阔天地,到南京的深宫高墙,再到西安的冷清佛堂,观音奴每一步都踏在命运的刀尖上。

她曾以一句“忠孝最大”让朱元璋动容,却又因这四字被困半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秦王   大明   蒙古   亲兵   漠北   儿媳   南京   王妃   名将   这个消息   观音   忠孝   少女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