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时,家长最怕夜里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干咳,自己也跟着睡不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端出祖传的冰糖雪梨,或者直接舀一勺蜂蜜兑温水。两样东西都甜乎乎的,孩子肯吃,可真正翻开权威资料看,差别大了去了:蜂蜜有几项随机对照试验撑腰,冰糖雪梨基本靠口碑。
200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Ian Paul团队做了个很扎实的研究,找了105个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分三组:睡前给荞麦蜂蜜、给蜂蜜味的右美沙芬(常见止咳药成分)、什么都不给。结果蜂蜜组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下降最明显,孩子和家长睡眠改善也最好。
2018年Cochrane系统评价汇总了当时的数据,结论是蜂蜜大概率比安慰剂、比苯海拉明、比右美沙芬更能缓解夜间咳嗽。

2021年版《中国儿童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已经明确写进去:蜂蜜缓解咳嗽的效果可能和部分镇咳药相当,可以试用。
蜂蜜黏稠度高,咽下去后能在咽喉壁挂一层膜,把发炎的地方暂时包起来,空气冲刷就不那么刺激咳嗽感受器。甜味还能刺激口腔甜味受体,反射性抑制咳嗽中枢,这点和吃硬糖止咳是一个道理,但蜂蜜甜味释放慢,持续时间长。
另外蜂蜜里有过氧化氢和酚类化合物,浓度虽然低,却有轻微抗菌抗炎作用,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正好够用。

再看冰糖雪梨,几乎找不到一篇正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它能缩短咳嗽时间或减少咳嗽次数。
梨本身水分多,维生素C有点,果酸有点,炖完加冰糖就是一大碗温热的甜水,喝下去嗓子确实舒服,甜味也暂时麻痹神经末梢,所以很多人觉得“有效”。但这属于典型的安慰剂效应+补水效应,换成温白糖水、温白开加白糖,效果差不多。
2021年中国咳嗽指南里提到梨、川贝、枇杷膏这类传统食疗时,用词很谨慎:缺乏高质量证据,仅可作为辅助润喉。

这不是说冰糖雪梨完全没用。孩子咳得难受,你端一碗热乎的雪梨汤,他喝着香,情绪稳定,喝进去的温水也补了水分,间接帮了忙。很多妈妈说“喝完就不咳了”,其实是喝水+心理安慰起了大作用。
孩子咳嗽90%是病毒感染,自限性疾病,7-10天自己好。蜂蜜在这段时间里能把最难熬的夜间咳嗽压下去一点,让全家多睡两个小时,已经很了不起。
实际用的时候,蜂蜜也有讲究。必须1岁以上,1岁以内肠道屏障没发育好,可能有肉毒杆菌孢子,国外每年都有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病例,85%和蜂蜜无关,但为了那15%的风险,干脆别给。
选纯天然的蜂蜜最好,超市里那种加了果葡糖浆的“儿童蜂蜜”别买。一次别超10ml,兑40℃左右温水,或者直接含着慢慢咽,太烫破坏活性成分,太凉刺激嗓子。

如果孩子咳出黄绿痰、发烧、喘、精神差,那蜂蜜雪梨都别指望了,赶紧医院。咳嗽只是症状,背后可能是病毒、过敏、鼻涕倒流、胃酸反流,得找准原因才能根治。
希望每个咳嗽的孩子都能早点睡个好觉。
参考资料
儿童咳嗽别着急用药,做好“轻重判断”再行动 千龙网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