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侃球部落
编辑 | 侃球部落
2025年5月20日的晚上,北京首钢终究没能跨过广厦这座山,广厦客场125-118赢了北京,总比分4-2。
北京坐拥周琦双外援的豪华阵容,为什么却在总决赛中兵败如山倒,是内线优势变枷锁,还是关键球员集体哑火。
苏群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了首钢失利的关键。
第一节北京36-29胜广厦7分,但是第二节57-69广厦领先北京12分,这一下就拿到40分。
第三节很激烈,北京穷追猛赶,拿下38分,和广厦只有4分的分差,最让人激动的第四节里,北京好几次反超广厦,但最后还是118-125负赛。
当周琦在G6拿下31分10篮板却难阻失利的时侯,苏群的点评直击要害:北京的内线优势反而成了战术枷锁。
这个看着比较矛盾的结论,在总决赛数据中得到了印证,北京内线场均得分38.7分,广厦仅29.3分,但是篮板球却非常落后。
问题出在战术的执行上,广厦采用车轮战消耗北京,迫使周琦在防守端频繁补位,进攻端却难以获得稳定支援。
还记得G4中,周琦单节送出3次盖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杰曼18投6中挥霍机会。
更致命的是,北京外线三分命中率仅28.3%,广厦得以收缩防线,让周琦在内线陷入肉搏战。
这种战术失衡在G6末节达到顶峰。
当队员连续进攻犯规葬送反超机会的时侯,五棵松体育馆响起的叹息声,既是对球星的惋惜,也是对战术体系的质疑。
双塔战术需要外线牵制,而北京的三分线外线被按下了静音键,曾凡博低头捂脸,心里估计是非常的着急。
其实杰曼在G4的0分表现,已经将北京的外援依赖症暴露无遗。
这位常规赛MVP级别的外援,在总决赛中上演了一场蜕变,前三场场均20.3分,后三场骤降至9.7分,G4更是创下CBA总决赛外援登场20分钟0得分的尴尬纪录。
问题的根源在就于战术单一,北京过度依赖杰曼的挡拆发起进攻,却忽视了他对抗能力不足的短板。
广厦之前针对性地采用上线包夹,底线封堵的战术,迫使杰曼在24秒内仓促的出球,导致北京场均失误高达17次。
更讽刺的是,当队员哑火的时侯,替补外援同样难堪大用,彻底断送翻盘希望。
这种外援依赖的副作用,在国内球员数据上非常明显。
总决赛期间,北京本土球员场均得分仅39.2分,比广厦少12.5分,陈盈骏、翟晓川等核心球员命中率不足40%。
当外援成为战术核心,本土球员就失去了成长空间, 这种不太合理的的建队模式,让北京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应变能力。
当翟晓川在G6末节两罚全中时,人们仿佛看到了逆转希望,但这位老将全场仅得8分,正负值-15的表现,也让人感到了北京核心群的集体低迷。
陈盈骏作为后场指挥官,总决赛期间三分命中率仅21.4%,之前G5甚至出现5次失误,被孙铭徽彻底压制。
更令人失望的是锋线的疲软,缺少曾凡博的北京,锋线三分命中率仅18.9%,迫使周琦不得不拉到高位策应,反而削弱了内线威慑力。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让广厦得以肆无忌惮地打球,切断北京的进攻生命线。
G5逆转后,北京球员在G6明显出现想赢怕输的心态,孙铭徽的关键三分命中后,北京队连续三次进攻犯规,暴露出抗压能力的不足。
冠军经验的差距,在最后五分钟被无限放大。
而这场大决赛,广厦可以说整体都发挥的很好,布朗41分,胡金秋17分,朱俊龙16分,孙铭徽15分,卡尔顿和林秉胜都是10分。
而北京队只有周琦最高31分,杰曼25分,其余都不是太好。
苏群先祝贺了广厦,8年的冲冠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又一个一个得表演了他们,重点还提到了王博让板凳席不要激动。
种种迹象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广厦的那股子想赢得劲。
当王博在G6祭出一大四小的阵容时,北京教练组显然没有料到这种调整。
胡金秋拉到三分线外2投2中,朱俊龙、林秉圣组成的防守铁闸,彻底打乱了北京的内线部署。
这种战术灵活性,和许利民的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数据显示,北京在总决赛中仅使用7人轮换,而广厦则启用10人阵容,林秉圣、纳纳利等替补球员场均贡献15.3分,成为胜负手。
更关键的是,王博在G4失利后迅速调整策略,让孙铭徽减少单打、增加组织,激活了广厦的整体进攻。
这种临场应变能力,正是北京教练组所欠缺的。
许利民的战术困境,在苏群的点评中被一语道破,北京的战术调整总是慢半拍。
当广厦用包夹战术限制杰曼的时侯,北京没有能及时的开发周琦的策应能力,当广厦提速打转换时,北京的联防体系又显得笨拙。
这种战术的反应比较慢,让北京在系列赛中始终处于被动。
北京首钢的失利,不仅是一场比赛的终结,更是一次对CBA发展模式的反思。
王治郅之前的批评振聋发聩:当外援占据主导,本土球员就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这种现象在北京队也非常明显,周琦、杰曼两人合计出手占全队的42%,而本土球员更多承担着蓝领的角色。
但这场总决赛也并不是没有价值,周琦这次的超常发挥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男篮内线的希望。
陈盈骏这次的表现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不是那么的稳的感觉,相信以后也会成长起来。
失败是冠军的必修课, 北京需要做的,是从战术体系、球员心态、青训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个环节。
CBA的魅力,正在于这种充满变数的不确定性上。
广厦等了二十年才夺得冠军,这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北京的失利,也为其他球队敲响了警钟。
当我们在惋惜首钢未能创造奇迹的时侯,更应该看到这场总决赛带来的启示:真正的冠军,需要战术的灵活性、球员的抗压性,以及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与信任。
这,或许才是北京首钢从失利中获得的最宝贵财富。
对此,你怎么看?
百度百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微博官方个人账号:苏群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