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骑手离职潮,打脸了谁


就在前几天,一堆人在狂吹京东外卖“颠覆行业”“善待骑手”,甚至信誓旦旦宣称“京东将成为外卖市场的黑马”。结果话音未落,骑手大规模离职的消息直接暴雷,把那些盲目吹捧的脸打得啪啪响。


这一次,京东连“遮羞布”都被扯下来了——年龄歧视、算法压榨、罚款吸血,哪一条不是狠狠打脸那些“京东神话”的鼓吹者?

以往的公关套路,遇到负面还能甩锅给“个别案例”“骑手误解”,但这次骑手集体用脚投票,离职潮直接冲上热搜,京东连“控评”都来不及。

被捧上天的京东,说好的“行业清流”呢?怎么一上手,剥削手段比老玩家还狠?


这两天,社交媒体上大量关于“京东外卖骑手大规模离职”的讨论,不少骑手爆料平台派单混乱、收入骤降、管理苛刻,甚至存在“隐形年龄歧视”。当时还有人质疑是“个别案例”或“恶意炒作”,但随着更多细节曝光,这场风波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它撕开了平台经济光鲜表象下,算法压榨与劳务外包的残酷现实。




【一】“45岁上限”是假的?骑手遭遇“隐形年龄歧视”

京东外卖(京东到家/达达)的招聘广告中,明确写着“骑手年龄要求18-45岁”,但多名离职骑手透露:实际招聘时,超过40岁的人很难通过审核。

-一位42岁的应聘者称,面试时被直接告知“年纪大了跑不动,系统派单优先年轻人”;另有骑手发现,站点通过“健康要求”“反应测试”等模糊理由筛掉大龄求职者。

法律专家指出:若平台以年龄为由拒录,涉嫌违反《就业促进法》,但骑手往往因“证据不足”难以维权。



【二】“系统派单像耍猴”:算法漏洞让骑手白跑冤枉路

骑手吐槽最集中的是:派单系统反人类的设计

1. 不显示顺路单:骑手接单后,系统强行插入反向订单,导致绕路、超时,收入反而下降;

拼单陷阱:看似高收益的“多单联送”,实际因路线冲突让骑手疲于奔命,罚款风险激增;

3. 数据黑箱:骑手无法预判后续订单,算法却以“优化效率”之名,把人当成了“人肉GPS”。

一位前京东骑手苦笑:“这不是送外卖,是玩‘贪吃蛇’——永远吃不到奖励,还总撞墙。”



【三】“干一单亏一单”:严苛罚款与成本转嫁

除了系统问题,平台的管理规则被指“薅羊毛”:

差评秒扣款:一个差评扣50-100元,但申诉成功率不足10%;

装备自费:保温箱、工服等押金从工资扣除,离职时拖延退还;

保险“纸上福利”:宣传“免费意外险”,但事故后常以“非配送时段”拒赔。

“说是月入过万,扣完罚款只剩五六千,还不如去送美团。”一名离职骑手说。



【四】为什么骑手用脚投票?平台经济的“慢性死亡”

京东并非个例,但它的困境折射出行业通病:

1. 单量密度低:相比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市场份额小,骑手空等时间更长;

2.外包模式甩锅:多数骑手签的是第三方劳务合同,平台规避社保、工伤等责任;

3. 算法霸权:系统追求“极致效率”,却无视人性化需求,最终反噬服务质量。

结果是:骑手流失→运力不足→用户体验下降→单量进一步萎缩→恶性循环。


这场离职潮暴雷后,京东尚未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仅回应“正在优化派单逻辑”。但问题本质是平台经济对劳动者的工具化,算法榨取每一分效率,却不愿承担对人的基本保障。

当骑手们选择“用脚投票”,平台或许该明白:没有尊严的劳动,终究无法长久。

这次京东骑手暴雷,不仅打了盲目吹捧者的脸,更让所有人看清:骑手不过是算法里的一个数据,哪有什么“颠覆行业”,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割韭菜罢了!

来源:DN叮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科技   骑手   算法   外卖   平台   系统   年龄   行业   保温箱   效率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