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创业板指飙升5.15%重返3000点,两市成交额激增4596亿,科技股狂欢之下,投资者既欣喜又担忧:明天的市场是否会再次变脸?
今日(9月11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狂欢。创业板指大涨超过5%,创下三年新高,深证成指也创年内新高,上证指数也上涨1.65%报收3875点。
更令人惊喜的是,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到2464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606亿元。个股呈现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过4200只,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01 量价齐升,A股放量大涨
在经历了前几个交易日的震荡调整后,周四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一场像样的反弹。三大指数全线收涨,创业板表现尤为抢眼。
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875.31点,上涨1.65%;深证成指报收12979.89点,大涨3.36%;创业板指报收3053.75点,飙升5.15%。
科创50指数同样表现强劲,涨幅高达5.30%。两市成交额显著放大,达到2.4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96亿元。
02 算力硬件引爆市场,科技股全线爆发
从板块来看,算力硬件股无疑是今日市场的领头羊。CPO、半导体等算力硬件股全线大涨。
海光信息20cm涨停创新高,腾景科技、金信诺、炬光科技、四会富仕等多股20cm涨停。工业富联连续两日涨停,中际旭创、胜宏科技、新易盛、天孚通信大涨超10%。
整个算力硬件板块超过20股涨停。半导体板块持续强势,海光信息、新相微等多股20cm涨停。
5G概念股出现涨停潮,金信诺、四会富仕、国博电子、胜宏科技等个股均大幅上涨。PCB概念同样表现强劲,金信诺、鼎泰高科、四会富仕等多股涨幅居前。
03 消息面利好不断,AI产业迎来新催化
今日市场大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消息的共同推动。OpenAI据悉已签署一项协议,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
这一消息直接导致甲骨文股价大涨36%,创下历史新高,市值单日暴增约2500亿美元。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于2025年9月10日—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催化因素。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4%,表明全球对尖端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仍然强劲。
04 资金疯狂涌入,主力态度明显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0.38亿元,主力净比为1.03%。超大单净流入403.11亿元,超大单净比高达1.65%。
资金流入最多的行业板块为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半导体、消费电子、软件开发。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主力资金正在大规模涌入科技板块。
两融余额也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3万亿元。融资余额的增加给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作为敏感度相对较高的杠杆资金,在当前位置不选择流出,说明看好后市。
05 全球AI狂欢,外围市场助力
外围市场方面,美股三大指数又创收盘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距离年内高点只差一步。
阿里巴巴、京东这些中概股表现亮眼。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高达93%,市场预期下周就会启动降息周期。
这对A股来说是双重利好: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外资回流动力增强。
贝莱德智库中东及亚洲首席投资官庞文博表示,尽管整体对中国股市持有中性观点,但重点看好中国科技股。
他认为中国科技股与全球同行(尤其美国科技股)的估值差距仍较大,且AI驱动的增长逻辑在国内同样成立,存在进一步估值修复空间。
06 机构看好科技主线,但提醒短期波动
对于后市,机构普遍看好科技主线。申万宏源王胜表示,从长期大方向上看,市场的内在看多逻辑,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配置方面,王胜指出一方面要重视港股,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这是牛市的主线。
广发证券表示,持续关注光模块龙头股投资机会。一方面,科技巨头会继续加大算力投入,资本开支指引乐观。
另一方面,博通财报进一步强化ASIC叙事,出于提升训推效率及保持技术独立性考虑,后续海内外科技厂商对于ASIC需求将延续大幅增长。
但也有机构提醒短期波动风险。中信建投认为,市场整体缺增量催化,关键位有承接但加仓尚需明确企稳信号。
07 明天大盘还会变脸吗?投资者需关注这些信号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明天大盘还会变脸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关注几个关键信号。
首先是量能能否持续。今日市场放量超过4596亿元,如果明天能够继续维持放量状态,市场有望继续上涨。
其次是外围市场的表现。特别是美股科技股的表现,将会对A股科技板块产生直接影响。
第三是政策面的变化。近期政策面利好不断,如果继续释放利好,市场有望继续走高。
第四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央行昨天的“稳汇率”会议后,离岸人民币从7.36直线拉升到7.29,汇率的稳定对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从技术面看,创业板指今日突破3000点后,如果能够站稳这个整数关口,对市场信心有较大的提振作用。
08 投资策略:把握主线,控制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既要把握机会,也要控制风险。机构普遍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
一是成长科技(高弹性方向)。AI与消费电子:关注苹果秋季发布会对“果链”的提振,以及端侧AI设备(如AR眼镜)的爆发潜力。
半导体与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细分领域龙头或迎重估。
二是顺周期资源(防御性配置)。贵金属与工业金属: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黄金、铜价上行空间明确。
三是低位蓝筹(均衡配置)。金融板块:券商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保险估值修复。
在风险控制方面,建议总仓位不超过50%,采用金字塔加仓方式控制成本。个股浮亏超8%时减半仓位,超15%时清仓;ETF最大回撤容忍度为10%。
贝莱德智库中东及亚洲首席投资官庞文博指出,尽管整体对中国股市持有中性观点,但重点看好中国科技股,因为中国科技股与全球同行的估值差距仍较大,且AI驱动的增长逻辑在国内同样成立。
大家仍需要关注的是:量能能否持续、外围市场表现、政策面变化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这个结构性的市场中,选择往往大于努力,把握科技主线,同时控制好风险,才能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