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必和必拓妥协了!澳大利亚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10月10日,多家财经媒体传来消息:必和必拓终于向人民币敞开怀抱。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这家矿业巨头将在中国港口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接受人民币结算——这可是它对中国出口总量的三成啊。长期合同虽还挂着美元招牌,却悄悄设下了"观察期"。这场由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牵头,宝钢、鞍钢等巨头共同参与的谈判,终于撬开了美元体系的铁幕。

用人民币到岸价结算,就像给中国企业穿了件防弹衣,从此不必在美元汇率的枪林弹雨中裸奔。

«——【・憋屈了十几年:买得多却说了不算】——»

要讲明白必和必拓的妥协,得先说说中国钢铁业这十几年的憋屈劲儿。咱国家是全球出了名的"钢铁巨人",每年消耗的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量的七成半,相当于四个国家加起来的用量。但奇怪的是买得越多,话语权反而越弱,价格几乎全由别人说了算。

这其中必和必拓是关键角色。作为中国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它一家就占了咱们进口量的四成,等于掐着中国钢铁业的"粮袋子"。更让人窝火的是,人家的矿石成本低得离谱——澳大利亚的铁矿多是露天矿,挖出来就能用,平均成本才15美元一吨,含铁量还高达62%以上,最高能到68%。

可到了中国港口,价格能翻好几倍,2025年6月普氏指数报104.85美元一吨,咱们实际成交价却只有93美元,平白多掏12.7%的溢价,一年下来就得多花几百上千亿。

这溢价哪儿来的?全靠一个叫"普氏指数"的东西。这指数说是参考市场交易定的价,实则水分大得很——每天就靠三四十家企业报的买卖价算出来,哪怕就成交一两船货,都能影响当天的指数。更要命的是,制定指数的标普公司,股东里就有必和必拓这些矿企和金融资本,等于是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咱们想不被宰都难。

长期下来,中国钢厂苦不堪言。必和必拓光铁矿石业务一年就能赚几百亿美元,2024财年总营收556亿里,347亿都来自中国市场;可咱们的钢厂呢?

2025年上半年主要钢厂总利润才500亿人民币,还不到必和必拓单家利润的一半,很多厂子利润连5%都不到,简直是给人家打工的。加上这两年西方对钢铁产品加税,国内楼市又低迷,钢厂本来就站在利润的刀刃上,再被铁矿石价格卡脖子,日子别提多难受了。

之前不是没试过反抗,2011年中钢协就推过自己的价格指数,结果根本撼不动普氏指数的地位。那会儿国内600多家钢厂各自为战,谈判时被矿企各个击破,只能捏着鼻子接受高价。这种"买主说了不算"的日子,一熬就是十几年。

«——【・破局的底气: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亮剑"】——»

必和必拓愿意低头,绝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中国这边终于攒够了底气,逼得它没了退路。这底气,是靠十几年布局攒出来的。

首先是"抱团取暖"拧成了一股绳。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把所有国有钢厂的采购权全收了过来,变成一个"超级买家"对外谈判。这一下就把散沙聚成了拳头,以前矿企能分化拉拢,现在面对的是统一的声音,谈判桌上的分量立马不一样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找到了"替代方案",不再一棵树上吊死。国家早就搞了"基石计划",目标是2025年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和海外权益矿都大幅提升。

国内的自给能力也在提升,2025年铁矿石自给率已经到了25%,电炉炼钢占比也涨到15%,对进口矿的依赖慢慢降了下来。1到5月进口量同比降了6%,这可是多年来第一次下降,说明咱们真能顶住压力。

最狠的一招是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下了禁令: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连已经在途的货都不让卸货。

这一下就戳中了必和必拓的死穴——它85%的家当都押在中国市场,铁矿石业务占总营收的60%,490亿美元的铁矿石收入里,大半都来自中国。失去中国市场,去哪找能接下这么大份额的买家?光是找替代市场的损失,就是数百亿美元的黑洞,根本扛不住。

更让必和必拓慌的是竞争对手早就先一步妥协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都已经跟中国谈好了人民币结算,连第四大矿企FMG不仅接受人民币,还找中国银行贷了142亿人民币扩产,摆明了要抢它的市场份额。要是再硬扛,别说涨价了,恐怕连市场都要丢光。

一边是中国的强硬禁令,一边是竞争对手的抢跑,还有自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必和必拓除了妥协别无选择。10月10号的消息一出来,等于公开承认:这场定价权之争,中国赢了第一回合。

«——【・人民币的胜利:不止是省了"汇率的钱"】——»

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币结算,看着是笔贸易协议,实则给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开了个大先例,影响远不止眼前这点利润。

对中国钢厂来说,这简直是穿了件"防弹衣"。以前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就是颗定时炸弹,一家钢厂一年因汇率损失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都不新鲜。

现在用人民币到岸价结算,直接绕开了美元汇率的波动,成本能算得明明白白,不用再在汇率的"枪林弹雨"里裸奔。就按必和必拓三成现货算,每年能省下几十亿的汇率成本,对利润微薄的钢厂来说,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更重要的是这撬开了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垄断铁幕。这么多年来,全球资源贸易几乎都用美元结算,这也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现在必和必拓这个矿业巨头松了口,等于给其他资源国做了个示范:跟中国做生意,用人民币也行得通。

当然,这不是说美元立马就不行了,而是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以前是矿企说多少就是多少,现在咱们能按自己的规则玩——用人民币结算,按中国港口的现货价定价,这才是"买家市场"该有的样子。

澳大利亚总理之前还说"失望",现在也没了脾气。毕竟铁矿石是澳大利亚最值钱的出口产品,中国占了他们铁矿石出口的80%,真把中国惹急了,受损的还是他们自己。必和必拓的妥协,说白了就是读懂了时代信号:中国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规则的买家,而是能制定规则的关键玩家。

这场博弈的结果证明,所谓的"垄断霸权",在真正的市场力量面前不堪一击。中国有全球最大的需求,有多元的供应渠道,有统一的谈判主体,这才是最硬的底气。必和必拓的低头只是开始,以后在更多大宗商品领域,咱们说不定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破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财经   澳大利亚   中国市场   担心   现实   中国   铁矿石   美元   钢厂   人民币   汇率   大宗   指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