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坑绝不能踩!中美博弈越激烈,中国就更需咬死这一点

苏联当年就是没咬死这条线,才一步步被西方推下深渊,俄罗斯后来想补救,结果还是被西方打得满地找牙。

今天中国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局面比当年更复杂、压力更大,芯片封锁、科技围堵、南海翻船、台海军演,美国每出一步棋,背后都是试探中国的底线。

这一点咬不死,中国可能就得重走苏联的老路,现在就是最关键的窗口期,不硬起来,就得被掐住咽喉。

«——【·苏联旧账·】——»

咱先聊聊苏联那笔旧账,上世纪冷战正酣时,美国搞出个“星球大战计划”,明着是要搞太空军备竞赛,实则给苏联下了个套。

苏联当时脑子一热,真就跟着往里跳,把全国GDP的近四分之一砸进军备里。

结果呢?民生工业没人管,面包店前排长队成了常态,石油价格一跌,整个经济直接绷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阿富汗战争,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本想速战速决,没想到被拖了整整九年。

美国在背后偷偷给阿富汗游击队送毒刺导弹,硬生生把苏联变成了“阿富汗的苏联”。

那会儿苏联军费一年比一年高,士兵尸体裹着帆布运回国,国内反战情绪炸了锅,这为后来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过了烂摊子。

叶利钦一开始想跟西方套近乎,又是搞休克疗法,又是让北约东扩“适度”来,结果呢?

北约从16国扩到31国,导弹阵地都快怼到莫斯科门口了。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抡起制裁大棒,俄罗斯外汇储备腰斩,卢布兑美元汇率跌掉一半,连麦当劳都撤出了。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算是彻底被拖进泥潭,西方给乌克兰送坦克、送导弹,自己躲在后面当“武器供应商”,却喊着“不直接参战”。

俄罗斯打了三年,军费开支飙到GDP的6%,能源出口被限价,连芯片都得从洗衣机里拆了用。

普京想体面收场?难,西方就等着看俄罗斯流干最后一滴血。

这两个例子明摆着一个坑: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在不属于自己核心利益的地方死磕,最终把自己耗垮。

现在中美博弈到了关键时候,美国玩的还是老套路,就看中国能不能咬住“不跳坑”这条线。

«——【·围追堵截,旧招新用·】——»

美国对付中国的招,跟当年对付苏联几乎一个模子。

芯片领域,2018年就把华为列进实体清单,2022年又搞出个“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外。

ASML的光刻机不准卖,连荷兰自己的企业都得看美国脸色。

华为Mate60能突破7纳米,靠的是自己攒的“全家桶”,但美国还在加码,连GPU都想禁。

科技围堵不止芯片,2023年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砸520亿美元补贴本土芯片企业,明着就是不让中国沾光。

NASA还禁止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结果中国自己搞出了天宫,现在轮到美国想申请合作了,咱还得掂量掂量。

南海那边,美国舰机一年来个几百次抵近侦察。

2024年3月,美军“罗斯福”号航母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闯南海,解放军055大驱直接抵近驱离,最近的时候相距不到5海里。

美国还拉着菲律宾搞联合军演,给菲律宾撑腰,让他们在仁爱礁搞小动作,想把中国拖进局部冲突。

台海更是美国的“心头好”,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解放军直接围台军演,东风导弹从台湾上空飞过。

2024年美国又给台湾卖了61亿美元的武器,还喊着“台湾海峡不是中国内海”。

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就是想让台湾当“棋子”,最好能像俄乌冲突那样,让两岸打起来,他好坐收渔利。

但中国跟苏联、俄罗斯不一样,咱心里门儿清:核心利益寸步不让,非核心利益绝不恋战。

«——【·中方反制,我清楚你的套路·】——»

就说芯片,美国越卡脖子,中国越沉得住气。

2023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经到了24%,比2019年翻了一倍,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量产,长电科技的封装技术全球第二。

咱不跟美国比谁的光刻机更先进,而是先把成熟制程做扎实,手机、汽车用的芯片先自己搞定,高端芯片慢慢啃,这叫“农村包围城市”。

南海问题上,中国搞“种岛”搞了十年,永暑礁、美济礁有了机场、医院,等于在南海扎下了“钉子户”。

美国舰机来了,咱就派海警船、军机跟踪监视,不主动开火,但也绝不退让。

菲律宾想拆仁爱礁的破船?咱用水炮呲,用缆绳拦,就是不让他得逞,既守住了岛礁,又没让冲突升级,这叫“斗而不破”。

台海更是底线中的底线,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搞常态化军演,歼-20、山东舰成了“常客”,就是告诉美国和“台独”:想分裂?门儿都没有。

但咱也不冲动,没像俄罗斯那样直接出兵,而是用经济、外交、军事多手并用,压缩“台独”的生存空间。

2024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下降12%,越来越多国家跟台湾“断交”,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前人智慧·】——»

如今的美国总想把中国拖入军备竞赛,2023年美国军费开支8860亿美元,中国只有2200亿美元,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但咱的军费花在刀刃上:航母搞弹射型的,福建舰直接上电磁弹射,比美国福特级还靠谱;东风-41射程覆盖全球,东风-21D能打航母,这些都是“撒手锏”,不是跟美国比数量,而是比“一招制敌”的能力。

苏联当年的问题,就是把面子看得比里子重,为了跟美国争“世界老大”,在全球到处驻军,援助国家时打肿脸充胖子。

俄罗斯后来想改,却被西方逼得没了退路,只能硬刚。

中国吸取了教训,搞“一带一路”不是搞扩张,而是跟沿线国家做生意,修铁路、建电站,大家一起赚钱。

2023年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这些朋友不会像西方那样落井下石。

现在美国在亚太搞“小圈子”,什么美日印澳同盟、奥库斯,看着挺唬人,其实各怀鬼胎。

日本想借美国松绑军事,印度不想得罪中国,澳大利亚跟着美国喊得凶,却偷偷跟中国做贸易。

中国不搞对抗,而是拉着东盟搞RCEP,跟中东国家签自贸协定,用经济纽带把大家绑在一起,美国想孤立中国,根本做不到。

«——【·结语·】——»

当然,咬死底线不代表软弱,2024年美国制裁中国10家实体企业,中国反手就限制稀土出口,美国的F-35战机立马没了材料。

美国在香港搞事,中国就出台国安法,让乱港分子没了容身之地,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绝不是主动跳进美国挖的坑。

中美博弈是场持久战,比的不是谁拳头更硬,而是谁更能沉住气,谁更能守住自己的节奏。

美国想让中国在芯片上急功近利,在南海、台海冲动出手,在军备上跟他拼消耗,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套路。

中国要咬的,就是“不被美国带节奏”这条线,核心利益寸步不让,发展节奏自己掌控,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

这样熬下去,美国的霸权自然会松动,而中国的复兴,才会稳稳当当。

这世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训摆在那儿,中国只要咬死这一点,不犯错、不冲动、不恋战,就一定能在这场博弈中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中美   这一点   俄罗斯   中国   激烈   美国   苏联   芯片   南海   台湾   阿富汗   军费   菲律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