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几名日本兵正用撬棍撬动南京明城墙的砖缝,城砖上留有斑驳的铭文,不少人看后不禁疑惑,这城砖究竟有什么来头?
1938年,南京明城墙拆下的砖石被远渡重洋运往日本,成为宫崎县一座邪塔的地基。
这些带着六百年风雨印记的城砖至今仍在异国他乡的塔下沉默,见证着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南京明城墙修建于1366年至1393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造,动用了全国152个州县的人力物力,
每块城砖都刻有产地、工匠姓名和监造官员的信息,严格的责任追溯制度让城墙历经六百年战火仍保持坚固。
南京沦陷后,日军不仅在城内犯下滔天罪行,还将掠夺的目光投向了这座象征中华文明的城墙。
当时的战地日记记载,日军用炸药炸开部分城墙缺口,专门挑选刻有明代年号的城砖运走,有些士兵甚至在砖上刻下自己的番号作为战利品标记。
这些城砖的最终去向,与日本宫崎县有着密切关联。
当时日本为纪念所谓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决定建一座名为“八纮一宇”的塔,这一词本指天下一家,却被军国主义曲解为妄图统治世界的野心宣言。
宫崎县知事向陆军提议,从日本占领的各国掠夺标志性石材作为塔基,以此彰显大东亚共荣圈的成就。
这一建议得到批准后,一场针对亚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掠夺就此展开。
日本防卫省解密档案显示,这座塔的地基共嵌有1789块石头,其中370块取自被占领地区,
既有从朝鲜半岛运来的景福宫石阶,也有从菲律宾搬来的马尼拉教堂石雕,还有从越南取来的顺化皇城墙砖。
来自中国的238块石头几乎涵盖了各地,北京万里长城的城砖、泰山玉皇顶的岩块、苏州拙政园的太湖石、武汉黄鹤楼的廊柱残件,都被强行纳入塔基。
南京作为当时的占领区典范,被要求提供最具代表性的石材。
除了明城墙砖,日军还从明故宫遗址拆下刻有缠枝纹的石雕,从中山陵附近取走祭堂的边角料,其中一块极有可能是明孝陵或明故宫的构件。
麒麟作为中国古代帝王专属的瑞兽,象征着皇权与祥瑞,如今却被倒置嵌入塔基,成为侵略者炫耀征服的工具,这比单纯的物资掠夺更侮辱。
这座矗立于日本宫崎县的石塔,从诞生之初就浸透着军国主义的血腥。
1940年正值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疯狂扩张之际,为给大东亚共荣的侵略谎言贴金,他们以纪念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为名强行修建了这座石塔。
塔的设计处处藏着野心,塔身如利剑直指天际,被赋予神国核心的寓意,塔基最底层密密麻麻嵌着的石头,其中370块全是从被占领区掠夺而来。
朝鲜景福宫的石阶曾是李氏王朝的尊严象征,菲律宾马尼拉教堂的石雕刻着殖民时代的信仰印记,
越南顺化皇城的墙砖承载着阮朝宫殿的百年沧桑,如今成了侵略者炫耀功绩的垫脚石。
日本投降后,日本当局耍起了花招,他们连夜将其改名为和平之塔,伪装成反思战争的纪念地。
面对这拙劣的伪装,盟军最终妥协,只拆了塔顶象征武勋的武士雕像。
可暗流从未停歇。
1965年,随着日本经济复苏,右翼势力悄然抬头,他们趁夜凿去水泥,甚至偷偷运回当年拆除的武士雕像重新安装。
这座塔至今仍站在那里,像一个顽固的符号,一边被某些人包装成“文化遗产”,一边在亚洲人民的记忆里,永远刻着“掠夺”与“谎言”的烙印。
日本政府却在官方宣传中称这些外国石材是友好国家赠送的礼物,将侵略掠夺粉饰成文化交流,这对历史的歪曲比塔本身更令人愤慨。
中国也曾去日本讨要,才发现来自南京的城砖被磨损得厉害,边缘的明代铭文已模糊不清,显然常年有人踩踏。
在县政府交涉时日本官员先是声称石头来源不详,被出示史料后又以涉及文化财产保护为由推诿。
近年来,日本右翼团体每年都会在塔前举行祭祀活动,向年轻人灌输大东亚战争正当论,当地教科书对石材的掠夺来源只字不提。
相比之下,南京明城墙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精心保护,修复时特意保留了日军破坏的痕迹。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一毁一修之间,体现了对待历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南京的明城墙下游客往来不绝,城砖上的明代铭文被小心保护起来,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而在宫崎县的那座塔下,来自南京的石头仍在默默承受着风雨,但是,历史可以被掩盖,却不会被真正遗忘。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 南京城墙砖文图释[M]. 凤凰出版社, 2008.
中央档案馆.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M]. 中华书局, 1991.
吴先斌. 南京民间抗战记忆[M]. 南京出版社, 2017.
[日] 吉田裕. 日本帝国主义史研究[M]. 岩波书店, 2008.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战争时期文化遗产损失调查报告[M]. 文物出版社, 2010.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