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刚过
俗话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今年“敬老月”活动期间
我市共走访慰问
百岁老人超800人

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记者采访了福州几位
年过110岁的“老baby”
不仅有清朝时期出生的
还有五代同堂的
快一起了解一下~
115岁老人魏清宋食物软烂清淡,四个子女细心照顾
家住福清市三山镇上坤村的魏清宋老人,今年已115岁高龄。原本生活能够基本自理的她,因为今年春节前不慎摔倒,现在需要家人全天候照护。

如今,老人每天上午9点左右起床,下午5点便早早入睡,且一天只吃一顿午饭,食物主要是地瓜、米粥等软烂清淡之物。她的四个子女,均是淳朴的农民。这群年迈的子女,现在成了守护更年迈母亲的最坚实屏障。
平日里,女儿为魏清宋老人洗澡,子女们还轮流为她理发、洗脚、按摩。尽管老人视力、听力和表达能力已大不如前,但家人能从她细微的表情中读懂需求。子女们说,母亲身体依然硬朗,“很少感冒很少吃药”,有一次生病了,去医院后医生见她年龄很大,不建议治疗,没想到老人在家简单自行服药后,很快就康复了。
110岁老人陈龙金喜吃扁肉锅边,睡前爱喝青红酒
在长乐区江田镇漳坂村,110岁的陈龙金老人热情地和记者打着招呼。出生于1915年3月的她,如今已是五代同堂。

“子女和儿媳都很孝顺,轮流着照顾我。”老人话语缓慢,却清晰地道出了她安享晚年的秘诀。白天,主要由大儿子和三儿子的儿媳共同照料;夜晚,两个儿媳每两天换一次班,陪伴老人入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睡在同一个房间”,而是随时响应老人起身、喝水、解手等需求的辛苦付出。二儿子和女儿有时也会回来帮忙照顾。

陈龙金老人(左)和她的儿媳。潘温祥 摄
“她白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晚上睡得比较少。”老人的一个儿媳轻声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夜班守护者,需要保持高度警觉。天气晴好时,儿媳们会推着轮椅,陪老人出门晒太阳。

村干部正向110岁的陈龙金老人询问近况。潘温祥 摄
老人的饮食也比较简单,早餐是一碗热腾腾的锅边糊或扁肉。睡前,老人有喝一小杯自酿青红酒的习惯。老人的一句“子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道出了她质朴的心愿。据儿媳妇说,老人经常会念叨“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这或许正是这个孝道之家最真实的写照。
110岁老人叶光友作息规律如钟,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在闽清县东桥镇高港村,1915年7月21日出生的叶光友老人,是远近闻名的“福气之星”。他的福气,写在四代同堂大家庭的日常细节里。

110岁的叶光友老人笑着向记者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潘温祥 摄
110岁高龄的他,展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高质量长寿状态:生活基本自理,每天清晨5点准时起床,晚上7时许便入睡,作息规律如钟;一瓶牛奶,一个肉包或菜包,就是他的早餐。更令人称奇的是,老人可自行完成洗澡、吃饭,无需喂食。
儿媳专职照顾老人已有七年,感情深厚到一次去医院,医生竟误以为她是老人的亲生女儿。子女们依据老人身体状况准备适宜餐食,定时照料起居,天气晴好时还陪伴老人适度活动。这种细致周到的家庭照护,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稳定保障。

10月23日下午,闽清县民政局重阳节入户慰问百岁老人叶光友,送上慰问金3600元,并送上一箱线面。闽清县民政局 供图
如今,叶光友老人还能拄着拐杖步行二十多米,白天会看看电视。据高港村党支部书记叶光和介绍,叶光友于1960年7月1日入党,党龄已达65年。老人笑着向记者展示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村里开展“送党课上门”服务时,老人偶尔还会拿着放大镜阅读相关学习材料。

110岁的叶光友老人向记者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潘温祥 摄
子女孝顺、作息有序、饮食清淡……
这些是他们的长寿密码
今年重阳节
我市为百岁老人送上
来自各级的慰问与关怀
其中
省级与市级慰问金合计3000元
各区县的慰问金标准则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博士李音表示

长寿不仅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也与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及社会支持体系密切相关。她认为,营造一个令人安心、充满支持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健康长寿关键之一,未来养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和民间互助团体的作用,将社区内外互助网络模式进一步推广。

百岁传奇,温暖榕城
家有“老宝”
是亲情的守护
也是社会的福气
愿大家都能在有福之州
安享幸福晚年
福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记者 潘温祥
编辑 陈智丰
审核 欧阳进权
监制 林敏勇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