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挪威三文鱼落地济南了。
为了保证其黄金鲜度,济南机场海关特设立了绿色通道,这是重启空中通道以来,首批三文鱼落地济南。
不仅如此,挪威的三文鱼从落地济南到被提货带走,仅仅耗时52分钟,从挪威到济南也不过花费72小时。
众所周知,挪威距离中国将近8000公里,换句话说,普通人绕着400米跑道跑2万圈才能跑完。
如此远的距离,中国还能吃到新鲜的挪威三文鱼,确实有种世界美味零时差的感觉。
其实,这并不是特例,挪威到鄂州,挪威到南昌等航线在今年年初已开通,新鲜三文鱼早已端上全国餐桌。
保守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已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量达42224吨,同2024年上半年相比,出口总量激增122%。
反过来想一想,离澳洲三文鱼暴雷后不过3个月,当时澳洲三文鱼半价都无人购买,为何现在全民追捧挪威三文鱼?
时间回到2025年5月,号称全世界最干净海域的塔州,聚焦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这片海滩上突现大量腐肉,海滩和海面都被大片大片的橙色覆盖。
橙色腐肉让空气中充满了恶臭,严重威胁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当地人表示,下水游泳回来时,浑身腥臭,原来是塔州最大的的养殖场出现了大规模的三文鱼爆雷事件。
据数据统计,有超过100万条三文鱼感染病毒而死亡,造成了5500吨左右鱼尸堆积如山。
换句话说,这么多的死鱼能在约1833平方米的广场上,至少堆出3米高的鱼尸金字塔。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被处理的不止是死鱼,更有部分被感染的活鱼,它们一起被扔进密封桶里处理。
看着那密封桶内的活鱼一下又一下地拍打桶壁,挣扎求生,工作人员却视而不见,让它们窒息而死。
随着事件越闹越大,当地超市Coles紧急采取半价抛售三文鱼,使得不少华人们心生疑窦,最终表示,不管如何打折都不买。
与此同时,针对这次三文鱼爆雷事件,养殖场给出事实背后的真相。
一是今年罕见的高温恶化了鱼类的生存环境,二是鱼群感染了致死细菌。
尤其检测出的piscirickettsia salmonis的细菌,它的出现会让三文鱼极易患上败血症,最后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这种细菌是否对人类的身体有伤害呢?还需要我们细品。
环保局调查后发现,水质变差的罪魁祸首是养殖场养殖密度过高,以及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该区域水质变差。
原来,塔州的养殖场为了赚更多的钱,把人工养殖的三文鱼密度增加了50倍,比自然海域的密度大多了。
长年累月的滥用抗生素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这也是大家抗拒购买三文鱼的真正原因。
澳洲三文鱼暴雷事件仅仅过去三个月,挪威三文鱼又成生鲜爱好者的“新宠”?
要知道三文鱼的价格一直不低,有女士透露一家人去日料餐厅用餐,每次都能消费上千元。
据挪威统计局统计,8月20日的三文鱼出口价格是每公斤64.38挪威克朗,折合成人民币是45.9元一公斤,这还不包括包货机等费用。
8月20日,抖音上显示到货的挪威三文鱼售价是每斤在44元-48元之间不等,而且后台观看相关内容的播放量超120亿次,卖到火爆。
为什么那么多三文鱼,独独挪威三文鱼被称为鱼王呢?
原来,挪威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挪威国内有众多深水峡湾,冰冷且富含营养的海水为三文鱼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它享有“冰洋鱼王”的美誉,是不可多得的高端海鲜食材。
不仅肉质鲜嫩,而且味道鲜美,肉质中富含的脂肪酸使其入口即化,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虽然挪威的三文鱼颇受亚洲人的追捧,但不得不提的是,挪威售卖的也是养殖三文鱼。
自1971年起,野生的三文鱼已不能满足当地人的消费,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挪威的三文鱼养殖用了整整40年,成功实验出新型鱼苗,而且还突破100万吨。
挪威国内自然吃不下如此大的产能,于是将目光瞄向了国外,当时日本人口增长,食用的金枪鱼资源又相当紧张。
当时的挪威水产部长迅速制定了日本计划,以更低的价格向日本宣传他们的三文鱼,从1980年到2000年,挪威向日本的出口量飙升超2万倍。
2000年前后,三文鱼作为日本料理进入中国市场,逐步被大众接受且为它买单。
挪威海产局在2024年的年度报告显示,挪威三文鱼对华出口额高达892亿元,。全球的出口总量达1754亿挪威克朗,达历史之最。
换言之,挪威每天为全球生鲜市场提供了3800万吨的三文鱼食材,毫不夸张地说,十八线外的中国小县城亦能吃到新鲜的挪威三文鱼。
只是挪威三文鱼的食品安全会像澳洲三文鱼那样扛不住么?
今年的2月初,Michalsen 作为资深媒体人,出席了挪威的“Youngfish”大会,在大会上,她直言三文鱼产业被隐藏的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的缺失。
2024年就曾报道,挪威三文鱼的养殖场不仅使用了大量抗生素,而且喂食的饲料中被指出极大可能的含有过敏源物质,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安全。
但在2月底,挪威公司推出了Watermoon封闭式养殖系统,据称,该系统会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其死亡率不到2%,而且会有效避免传统养殖方式的环境问题。
2025年3月,挪威食品安全局修订了《动物安全法规》,尤其针对鲑鱼立克次体列入国家疾病名录的G类。
Sabine对此方案加以验证,她是三文鱼工厂的质量经理,对于三文鱼的品质和食品问题她了如指掌。
她说:“挪威三文鱼的环境标准是全球最高的,这意味着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会用可持续的方法管理鱼的健康。”
虽然三文鱼的部分技术还未成熟,但挪威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正在重塑全球三文鱼养殖的安全标杆。
作为消费者,在海鲜市场接连暴雷的条件下,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在食品安全的世界里,我们绝不妥协,必须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当我们提高消费认知,让不同种类的三文鱼在清晰的定位中竞争,而不是陷入不管产品质量的内卷里。
若各国的领导人将严把食品安全的问题作为首位,那挽回消费者的信任,相关产业再创收益的时间还会远吗?
毕竟,没有了消费者,国家经济的发展谈何容易。
-END-
参考资料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挪威公司打造新养殖网箱,鱼类死亡率低于2%》,
2,中国网:《挪威海产2024年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成全球增速最快市场》
3,中国绿发会:《戴秉国:当人工养殖遭遇气候危机,野生三文鱼的基因防线正在失守》
4,挪威海产局:《挪威渔民——驾驭北冰洋》
作者:乔伊尔
编辑:歌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