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达芙妮没落,关6000家店亏40亿,都是红颜祸水惹得祸

达芙妮这名字,搁在十多年前一提起来,多少女人眼睛都亮堂堂的,那时候它就是女鞋界的扛把子,门店到处都是,广告词“漂亮不打折,美丽100分”洗脑了多少人。

可谁能想到,这么个响当当的品牌,现在门店关了个精光,亏了40亿港币,还被贴上“红颜祸水”的标签。达芙妮的兴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步步踩坑的结果。

创始人陈贤民和张文仪夫妇从代工起步,抓住中国女性鞋市的风口,一路杀到上市高峰。可家族内斗、接班人决策失误,外加市场变天,层层叠加就把这鞋王给推下去了。尤其是陈英杰娶了韩雨芹后,那股子宠妻劲头,直接把公司推向深渊。

鞋业起步的家族传承

达芙妮的根儿得从1987年说起,那年陈贤民和张文仪夫妇在香港搞了个永恩国际,主打鞋类代工出口美国。俩人起初就是小打小闹,靠着敏锐的市场嗅觉,看准了女性皮鞋的潜力。

90年代初,他们转战内地,推出自有品牌达芙妮,专攻中低端女鞋。选址多在二三线城市,门店直营模式,价格亲民,很快就站稳脚跟。

1995年,永恩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后扩张加速,门店从几百家蹿到上千家。陈贤民管运营,张文仪抓财务,俩人配合默契,公司市值一度上百亿港币,市场占有率近20%,跟百丽、富贵鸟并称鞋业三驾马车。

可好景不长,业务稳了后,夫妻俩开始闹矛盾。董事会争执不断,陈贤民觉得张文仪扩张太猛,库存压得喘不过气,张文仪则认为陈贤民太保守。

1998年左右,陈贤民一气之下退出一线,带着家人去了加拿大。张文仪独掌大权,门店数量猛增到4000多家,但选址失误、产品同质化问题暴露,销售额开始下滑。

2000年代初,公司欠了1500万美元贷款,眼看资金链要断,张文仪只好打电话求陈贤民回来。陈贤民虽有疙瘩,但还是重返香港,收拾残局。

他把外甥陈英杰拉进来当总裁,陈英杰那时候才20多岁,刚从中原大学毕业,早年还跟任贤齐组过乐队,有点文艺范儿。

陈英杰上手后,改品牌形象,优化促销,还请SHE代言,广告歌一放,销量直线上升。2004年,达芙妮市场份额破20%,2012年门店达6881家,销售额超百亿港币。

陈贤民年纪大了,逐步把权交给陈英杰,看起来家族传承顺风顺水。可张家那边不干了,张文仪的长子张智凯觉得该轮到自己,家族内斗又起。陈英杰稳住局面,但这内耗已经埋下隐患。

企业里这种事儿常见,夫妻创业容易,传到下一代就乱套了。达芙妮的案例告诉我们,家族企业光靠血缘不够,得有清晰的治理机制,不然内斗一上来,外面机会再多也抓不住。

婚礼风波后接班人步步踩雷

2010年,陈英杰41岁那年,娶了28岁的韩雨芹,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韩雨芹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2005年演《济公新传》被张国立看中,当了干女儿,之后参演不少张国立投资的剧。

俩人是通过张国立介绍认识的,陈英杰追得紧,包下三亚海岛求婚,婚礼花了几千万,12辆宾利车队,上海站请张信哲、姜育恒唱歌,场面大得像演唱会。外界一看,这富二代娶校花,甜蜜得不行,可公司内部人却捏把汗,因为陈英杰从此心思全在老婆身上。

婚后,陈英杰开始砸钱捧韩雨芹,投资她演的电视剧,还拉韩国女星全智贤一起代言达芙妮。2013年韩雨芹怀孕,陈英杰更不管事儿了,公司决策全靠他一人拍板。

2009年,他就引入TPG私募,拿了5.5亿港元投资,本来是想学国际范儿,提升管理。可TPG建议他关掉京东、淘宝等渠道,专攻自建电商“耀点100”,陈英杰听进去了。

2011年,外部线上渠道全砍,2012年耀点100运营半年就关门。那时候淘宝京东正火,达芙妮这一关,等于自断臂膀,消费者全跑去对手那儿了。TPG拿钱走人,2015年持股不到5%,留下一堆烂摊子。

陈英杰还把个人审美塞进产品设计,推蝴蝶结、蕾丝这种老土款,成本高售价低,库存堆积如山。2016年,他又投钱搞娱乐节目《蜜蜂少女队》,里面有孔雪儿、刘雨昕,但收视惨淡,还和日本出版社办杂志《vivi美眉》,全赔本。

达芙妮本该转型运动鞋或线上,可陈英杰忙着宠妻,错过窗口期。2015年起,亏损年年加码:3.79亿、8.19亿、7.34亿、9.94亿、10.7亿港币,五年总亏近40亿。

门店从高峰6881家缩水,租金压力大,促销打折也没用。外界直呼陈英杰恋爱脑上头,韩雨芹成了“红颜祸水”,但说白了,是他自己没把控好平衡,企业老大不能把私事儿带到工作上,这教训太血了。

关店潮涌现的转型阵痛

到2017年,陈英杰的话语权弱了,张智凯上位当董事长,陈英杰辞职。家族又换代,张家试图翻盘,但公司已经伤筋动骨。门店关停加速,2018年关了上千家,2019年继续砍,2020年干脆宣布退出内地和台湾中高档实体零售,全关线下店。

从6881家到只剩242家,净关183家,但累计关了6000多家,市值蒸发98%,从170亿港币缩到3亿左右。疫情一砸,营收下滑83%,毛利掉82.94%,达芙妮离破产就一步之遥。

关店不是小事儿,背后是供应链断裂、库存积压。达芙妮重仓直营,租金占成本大头,一关店就得赔违约金,工人失业一大片。转型线上,本来是出路,可早年电商失误让品牌形象老化,消费者不买账。

张智凯上台后,关老店开新店,还把线上当去库存渠道,这操作更乱。投资机构威灵顿抛股撤资,供应链换了又换,品质不稳。达芙妮的痛点在于没跟上潮流,女鞋市场从实体转线上,运动休闲鞋流行,它还死守高跟鞋。

家族反转也没救回来,张智凯的调整只是拖时间,内斗让资源分散,本该用来升级产品的钱全打了水漂。这波关店潮,暴露了传统零售的脆弱,鞋业同行如百丽退市、富贵鸟破产,都在提醒:不转型,就等着被淘汰。

线上求生路漫漫

2020年后,达芙妮纯线上模式,新董事会接管,主打数字营销和贴牌。2021年营收又滑70%,但卖土地拿了1.1亿补偿,勉强喘气。2022年优化供应链,仓库自动化,广告投抖音,直播卖鞋,小幅盈利。2023年新款设计,工厂加速生产,抖音销量第一。

2024年营收3.22亿,盈利增71%,但总规模小,竞争激烈。陈贤民退休在加拿大,张文仪低调,陈英杰和韩雨芹婚姻还在,她继续演戏,两人不回应公司事儿。张智凯推品牌复兴,可市值只剩峰值1.5%,未来不明朗。

红颜祸水这说法虽俗,但陈英杰的案例证明,掌舵人私生活乱了,公司铁定遭殃。企业传承难,家族内斗更毒,转型晚了就追不上。鞋王变街货,提醒大家:市场无情,得随时警醒。达芙妮还能翻身吗?看它怎么玩线上,但路长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时尚   祸水   红颜   港币   家族   公司   事儿   女鞋   市值   俩人   鞋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