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一跳成名后,17 岁的全红婵成了跳水界的 “顶流”。可最近,围绕她的争议却愈演愈烈:被造谣 “捐 400 万改装母校” 后又遭骂 “有钱不捐”,因翘二郎腿被批 “没规矩”,连发育期身材变化都被喷 “不自律”,甚至有人逼她 “赶紧退役”。这个曾靠 “水花消失术” 惊艳世界的姑娘,似乎一举一动都成了被挑剔的靶子。
两个月前,“全红婵捐 400 万改装母校” 的消息被自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来源标着 “桂平融媒” 却查无实据。先把她捧成 “德艺双馨” 的典范,等母校出面辟谣,又转身骂她 “有钱不捐”。可她的奖金是日复一日在跳水池里摔出来的,凭什么要被道德绑架?这种 “先捧后杀” 的套路,分明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更离谱的是对她举止的苛责。去年有记者公开吐槽她 “疯疯癫癫,除了跳水一无是处”,理由是偶尔翘二郎腿、穿拖鞋。可 17 岁的年纪,每天练到浑身是伤,难道还要时刻端着 “优雅” 的架子?她是靠水花征服世界的冠军,不是供人挑刺的 “礼仪标本”。
最近因身材变化被骂 “不自律”,更是荒谬。15 到 17 岁本就是运动员的 “发育期坎”,体重波动再正常不过。退赛也绝非 “偷懒”,而是伤病在身 —— 带着伤硬跳高难度动作,才是对职业生涯的不负责。
看了这些争议,我只觉得心疼。我们总爱给 “天才” 贴满 “完美” 标签 —— 既要跳得无可挑剔,又要情商高会说话;既要拿冠军当英雄,又要捐钱当 “圣人”;甚至连 17 岁少年的小习惯、身体自然发育,都要被放大镜盯着挑错。可全红婵首先是个孩子,其次才是运动员。过度的 “造神” 本质是绑架,当我们用 “完美” 当标尺,其实是在逼她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而非她自己。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