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卖员、体育老师组成的草根队伍,到如今吸引职业梯队球员参与,苏超的热度恰恰证明了民间足球的旺盛生命力。
有人担心“雇佣军”冲淡地气,也有人期待高水平对抗提升观赏性,其实这些讨论的背后,都是对这项赛事的珍视。
真正的民间足球,从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既需要职业背景球员带来的技术碰撞,让比赛更有看头、让草根球员有机会“以赛代练”;更不能丢了“城市情结”的根——当球队里有本地生活的市民,有不同年龄段的球员为家乡拼搏,这种“输球不输精神”的热血,才是苏超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像南京、无锡等队,用本土相关球员参赛,既保证了竞争力,又守住了城市荣誉的内核。
如今的苏超,正站在一个充满可能的路口。只要主办方完善规则,鼓励“本土球员+合理引援”的多元组合,既能给U21这样的年轻球员提供锻炼舞台,为中国足球储备力量,也能让普通市民在赛场上找到归属感。
这样的苏超,不仅能成为江苏文旅的一张亮眼名片,更能成为中国民间足球发展的鲜活样本——毕竟,每一份为足球燃烧的热情,都值得被点赞,每一条探索向前的道路,都值得被期待。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