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的身体一直挺好,喝点酒能缓解压力,怎么突然查出问题了?”一位在商务应酬中习惯小酌的公司高管,在体检报告拿到手时说出了心里的不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少量饮酒无伤大雅,甚至有益健康。
但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对某些疾病患者来说,酒精哪怕一滴都可能成为健康的破坏者,不存在安全剂量。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核心器官。酒精进入体内后,绝大部分需要在肝脏完成分解,这个过程会产生乙醛和大量活性氧,对肝细胞构成直接毒性。
健康状态下,肝脏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如果已经存在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任何额外的代谢负担都会加速损伤。
酒精还会促进肝纤维化进程,使原本可逆的损害转为不可逆。一些患者在短期内肝功能急剧恶化,背后往往是一次“无所谓”的饮酒。
对于肝脏疾病患者而言,戒酒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遵守的底线,否则药物和治疗手段的作用都会被抵消。
心血管疾病患者面对酒精,同样隐藏着高风险。酒精会扩张外周血管、加快心率、提高心肌耗氧量,给心脏带来额外负荷。
对于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或心衰的人来说,这种负荷可能诱发急性事件。酒精还可能扰乱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部分人在心梗恢复期饮酒,表面上没有立即不适,但不稳定的斑块在血流动力学波动下随时可能破裂,引发新的梗塞。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哪怕是低度酒,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打破脆弱的平衡,引起呼吸困难或急性循环衰竭。
酒精与胰腺炎之间存在着确凿且紧密的关联。当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促使胰腺大量分泌消化酶,同时使胰管内的压力升高,阻碍胰液的正常排出。
若消化酶在胰腺内部过早被激活,就会对胰腺自身组织发起“攻击”,进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对于那些曾患过胰腺炎的人而言,饮酒带来的风险会大幅攀升。
他们一旦再次饮酒,炎症复发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复发后的病情通常更为严重,身体恢复所需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而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说,饮酒堪称“慢性毒药”。酒精会持续侵蚀胰腺的组织结构,导致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双双衰退。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饮酒还会显著提升胰腺癌的发病几率。并且,酒精对胰腺的这种损害具有累积性,即便每次饮酒量不多,也无法完全规避这种伤害。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往往忽视酒精的中枢抑制作用。酒精能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抑制大脑皮层功能,削弱小脑的协调作用。
对于癫痫患者来说,酒精会降低发作阈值,引发新的发作;对于脑梗或脑出血恢复期的人,酒精可能减缓神经修复过程,影响康复效果。
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饮酒不仅会加重动作障碍,还可能与药物发生代谢冲突,降低治疗稳定性。
酒精造成的短期头晕、反应迟钝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危险的是长期神经功能的不可逆衰退。
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饮酒会大幅升高体内尿酸含量。原因在于酒精代谢时产生的乳酸会与尿酸在肾脏排泄过程中相互竞争,干扰尿酸顺利排出体外。
尤其是啤酒和黄酒,它们含有大量嘌呤,会直接刺激尿酸的生成,导致其合成量增多。
随着血液中尿酸浓度不断上升,尿酸盐结晶容易在关节处沉积,进而引发强烈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急性发作常与饮酒行为密切相关,多在饮酒后数小时至一天内出现,若同时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则发病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此外,即便高尿酸状态未引发明显症状,长期来看仍会对肾脏与血管造成损害,持续加剧病情进展。
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机体代谢与排泄功能显著受损。
酒精摄入会通过促进水钠潴留引发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肾脏代谢负荷。其代谢产物引发的渗透压波动及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可直接损害肾小球微血管结构,加速肾功能恶化进程。
尤为关键的是,酒精与肾病治疗药物存在显著相互作用,乙醇作为肝药酶诱导剂,可改变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导致药效波动或毒性反应增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酒精摄入更易诱发透析中低血压、心律失常等血流动力学紊乱,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从病理生理机制层面分析,肾脏保护策略与酒精摄入行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些疾病看似分属不同系统,但共同特点是病变器官或系统的储备能力已经被削弱,无法承受酒精带来的额外损害。
健康人尚且存在酒精相关的慢性风险,这些人群的容忍度更低。所谓“少量无碍”的说法,并没有考虑疾病状态下的生理脆弱性。一次看似轻松的饮酒,可能成为引发急性恶化的直接诱因。
很多人饮酒当下没有不适,就误以为身体能够适应,忽略了慢性累积的过程。
肝纤维化、心功能下降、神经损伤、关节破坏、肾功能丧失,这些变化在早期很难察觉,但一旦进入失代偿阶段,就会迅速恶化。
临床上,很多病情突然加重的案例,其实都有着长期低量或间断饮酒的背景。
对这些患者来说,戒酒并不只是减少饮酒量,而是要彻底远离酒精来源。所谓的低度酒、药酒、含酒精饮料,都可能带来同样的风险。
任何侥幸心理,都是在和自身的健康做交换。真正的治疗,不只是药物和手术,还包括彻底切断持续损伤的来源。
#MCN双量进阶计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戒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雍恩华,宋志领,卢文婷,等.戒酒互助会远程干预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的初步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4,50(11):655-660.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