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头晕得站不住,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上周,一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突然踉跄着冲进社区诊所,脸色煞白、满头大汗,手里的餐盒险些掉在地上。经诊断,他并非突发疾病,而是因长时间暴晒引发了先兆中暑。这一场景并非个例,随着全国多地气温突破40℃,急诊科因中暑就诊的患者激增3倍,而更多人正默默忍受着头晕、胸闷、食欲不振等“隐性中暑”信号。
许多人以为中暑是“瞬间晕倒”,实则身体早已拉响警报:
这些症状若被忽视,可能迅速发展为热射病(致死率超50%)。但中医师透露:抓住黄金30分钟,按对4个穴位可快速缓解!
中医认为,中暑是“暑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受阻,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调节体温。以下方法经临床验证有效,建议收藏备用: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靠近第2掌骨中点。
手法:用拇指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后顺时针揉动30秒,重复3次。
作用:缓解头痛、发热,促进排汗降温。外卖员案例中,医生首先按压此穴,患者5分钟后自述“头脑清醒了”。
位置: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3横指),两筋之间。
手法:用拇指垂直下压,力度由轻到重,持续按压1分钟,配合深呼吸。
作用:改善胸闷、心慌,调节心率。高温下心脏负担加重,此穴可预防热衰竭。
位置: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手法: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顺时针画圈揉动2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作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尤其适合长时间户外工作者。
位置: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手法:用掌心根部拍打或拇指按压,每次5分钟,力度以能耐受为度。
作用: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恶心、食欲不振。高温导致消化酶活性下降,此穴可激活肠胃动力。
穴位按摩是应急手段,日常防护更需做到:
中暑不是“小毛病”,但也不必过度恐慌。掌握穴位按摩法,配合科学防护,就能在炎夏中守护健康。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远离“高温杀手”!
(本文方法仅供参考,症状严重请立即就医!)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