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大飞机,总觉得运20和C919挺有意思的。一个是军用运输机,块头大,起飞重量220吨,硬是靠自家技术堆出来的全套国产货;另一个是民用客机,起飞重量才72.5吨,却还得靠国外发动机和部分系统撑着腰杆飞。

2001年,唐长红出任歼轰-7A飞豹改进型总设计师。飞豹项目时间紧、技术跨度大,他带队用上了全机数字化设计,国内头一遭,从纸面图到电子样机,只用了一年时间。这不光省了周期,还让飞机精度高了不少。
2006年,国家启动大型运输机项目,次年正式立项,代号072工程,唐长红被任命总设计师。他强调实用性,设计时就定下高原沙漠适应要求,载重66吨,航程7800公里。

运20的国产化高,主要因为它是军用货,国家安全第一,得防供应链被掐脖子。早期用俄制D-30KP-2发动机过渡,推力12.5吨,但从2016年7月首批交付空军起,就开始换国产涡扇-18仿制品。
机身材料用铝合金和复合材料,航电系统中航电子全包。军方标准内部把关,不用全球适航证,资源砸进去,周期短。2020年11月,运20B换装WS-20首飞,推力16吨,航程破万公里。现在国产率超90%,产量爬坡明显。运20还衍生预警机、加油机。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成立,吴光辉任C919总设计师。他提出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借国际技术加速。2017年5月5日,C919浦东首飞,他带队攻克100多项技术。
现在国产率60%,机身铝锂合金国产,复合材料占26%,但发动机LEAP-1C是GE和赛峰合资,航电GE中航合作。2025年上半年,美国暂停LEAP出口,影响装配,但CJ-1000A已挂运20测试,年底冲刺317项验证。

运20和C919的国产化差异,说白了就是军民两道的不同玩法。运20是军用,封闭体系,国家砸资源,确保自主可控。团队从运八运七积累经验,攻克大涵道比和气动布局。材料国产铝合金,发动机从进口过渡到WS-20,供应链不走国际,战时不怕断供。
可靠性重于经济性,短距起降强,跑道1200米够用。相比C17和伊尔76,运20载重系数0.3,不输人。军用标准省去FAA EASA认证,海量数据不用全球共享,十年内从立项到服役,高效得像打了鸡血。

C919呢,民用,得玩全球市场,认证是硬门槛。CAAC证好拿,但卖国外得FAA和EASA点头,这些机构要历史数据堆山,风险高。全国产起步,周期拉长,市场丢了。吴光辉选成熟部件,LEAP-1C效率高、环保,帮C919快积累经验。
航电飞控用GE中航合资,起落架德国利勃海尔,供应链全球化,像波音空客一样。经济性是王道,维护低、座位优、噪声控,铝锂合金轻7%。C919路径务实,先站脚跟,再替换,性价比高,订单破1400架。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