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补冬,补嘴空”,随着立冬节气到来,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进入“藏养”关键期。中医认为,此时养生需顺应“封藏”特性,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四方面入手,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家庭医生温馨提示
立冬养生要点

饮食:温补养阳,忌生冷油腻

中医讲究“秋冬养阴”“虚则补之”,立冬饮食宜以温补为主,兼顾滋阴。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鸡肉等温补食材,搭配萝卜、白菜等应季蔬菜,既能补充热量,又能避免滋腻碍胃。推荐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源自《金匮要略》,能温中补虚、祛寒暖身,尤其适合畏寒怕冷人群。同时需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过量食用辛辣燥热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生冷瓜果、冰镇饮品则需尽量避免,防止损伤阳气。

起居:早睡晚起,护好“阳气”

《黄帝内经》提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立冬后应调整作息,尽量在22点前入睡,早晨待太阳升起后再起床,帮助阳气敛藏。此外,人体腰腹、脚部易受寒邪侵袭,需特别注意保暖:夜间睡觉时可穿宽松袜子,避免脚露在被子外;外出时系好腰带、戴好帽子,防止寒气从腰腹、头部侵入,引发感冒或加重关节不适。

情志:心态平和,少“悲”多“喜”

中医认为“冬属水,对应五脏中的肾,肾主志”,立冬后若情绪低落、思虑过多,易损伤肾气。此时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或悲伤,可通过听轻音乐、与家人朋友聊天、练习书法等方式调节情绪,让心情处于舒缓状态,助力阳气潜藏。

运动:适度锻炼,避寒就暖

立冬后运动需遵循“适度”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外泄。建议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时间以上午10点后或下午3-4点为宜,此时气温较高,不易受寒。运动时不宜出汗过多,以身体微微发热为佳;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避免冷风直吹,防止感冒。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守护您的健康
健康管理:签约居民可享受个性化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老年人年度体检、社区康复与护理、建立家庭病床、健康咨询、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服务。
便捷转诊:需专科诊疗时,家庭医生可协助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
签约方式:联系管辖居委的家庭医生,或通过健康云线上签约。


如需帮助,请联系您的家庭医生,我们将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愿大家平安健康,喜乐常伴!

资料来源 |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日江川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