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在文博会亮相,武昌鱼的花样吃法居然在硚口

“武昌鱼的制作技艺居然在硚口?”9月13日,在2025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汉水之滨 硚见风华”硚口展区,不少游客驻足于非遗展示板前发出这样的疑问,市民黄女士笑着感慨,“看来到硚口吃鱼,要抓紧提上议程。”

游客观看硚口展区非遗展示板。栾嘉雯 摄

武汉人爱吃鱼,依托武汉“百湖之市”得天独厚的水域物产与九省通衢的融汇优势,在悠久的楚文化熏陶下,经过世代传承,较好保存了长江流域传统淡水鱼鲜制作技艺的精髓,一直延续至今。硚口展区里,三条鱼的花样吃法,让大家目不转睛。

武昌鱼制作技艺于2013年6月被列入武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10月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道正宗清蒸武昌鱼,需取鲜活武昌鱼一条,去鳞、改刀、抹盐、汆水,辅以火腿、葱姜等配料十余种,旺火清蒸。蒸时“大气掀天”,出炉鲜香四溢,再淋上一勺鸡汤勾芡收尾,享有“楚天第一菜”美誉的清蒸武昌鱼摆盘上桌。闻一闻,香味扑鼻,尝一口,鱼肉细嫩、汤质鲜美。

“目前,武昌鱼制作技艺已传承四代,从最初考验调味功力的清蒸,发展到后来讲究火候、油煎不破皮的煎炸工艺,还衍生出鱼元子、鱼饼等多种菜品。”硚口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蒸、红烧、葱烧等武昌鱼花样做法如今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将鮰鱼切成长方形块,加入米粉、调料等腌制,上笼蒸20分钟左右取出摆盘……一盘味鲜、形美的“粉蒸鮰鱼”就可端上桌。这一来自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于2010年8月被列入武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6月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6月,武汉鳜鱼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硚口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鳜鱼讲究现杀现烹,以极致鲜嫩为要,凭借独特刀工、火候与秘制调味,成菜或红亮诱人、或形似珊瑚、或咸鲜醇厚,兼具视觉与味觉之美。”硚口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鱼肴不仅是宴席上的“硬菜”,更深深融入本地民俗,象征团圆美满,承载着武汉人深厚的乡土情感与文化认同,生动诠释了江城依水而生的饮食哲学。

来源:长江日报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武昌鱼   舌尖   吃法   花样   技艺   代表性   文化遗产   名录   物质   项目   展区   武汉市   鳜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