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古巴国家电力公司(UNE)与能源和矿业部通报:全国电力系统(SEN)出现全面断电。路透社援引官方通报称,这是近一年内多次全岛级崩溃中的又一次,初步迹象指向基塔雷斯(Antonio Guiteras)等主力机组及系统级连锁故障,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01古巴电力的“家底”
提到古巴电力系统,最突出的两个关键词就是“油电依赖”和“机组老旧”。
首先,从能源结构来看,古巴的发电高度依赖石油和燃油机组,占比一度超过八成。据IEEE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追踪数据,截至2024年,古巴总发电量中,燃油和重油合计占比超过87%,可再生能源仅占约3%。古巴的总发电容量约为3吉瓦(GW),峰值需求时可达3.5吉瓦,但实际可用容量往往低于此水平,导致供需失衡。
古巴电力系统的骨架,主要由8座百兆瓦以上的燃油机组和2座百兆瓦以上的燃气机组构成,像基塔雷斯这样的大机组几乎是“顶梁柱”。
除此之外,古巴还依赖数量庞大的分布式柴油与重油机组,总规模超过1800兆瓦。为弥补缺口,2021–2023年间,古巴曾临时租用土耳其Karpowership公司部署的浮动电站,峰值占比超过总装机的25%,但因付款困难已于2024年初逐步撤出,进一步加剧电力短缺。
这意味着,一旦国际油价波动,或者燃料进口受阻,电力供应便会面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古巴的电力来源高度依赖进口燃料,国内石油产量仅约4万桶/日,而每日需求高达12万桶,主要从委内瑞拉、俄罗斯和墨西哥进口。委内瑞拉供应量从2020年的8万桶/日降至2024年9月的2.2万桶/日,受委内瑞拉自身危机和优先出口其他国家影响。相比之下,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难以在短期内分担主力电源的压力。
古巴政府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到电力结构的约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目标为29%),包括生物质、风电、光伏和小水电。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受制于资金短缺、进口设备受限以及并网技术滞后,这一目标推进缓慢。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25年报告指出,该比例在2024年底仅达成3.4%,推进严重滞后。至今,可再生能源在古巴电力系统中的存在感依然微弱,难以成为“救命稻草”。
其次,古巴的电力系统更多依赖几台“大机组”维持稳定。比如位于马坦萨斯的安东尼奥·基塔雷斯(Antonio Guiteras)电厂,单机容量330兆瓦,是全岛最大的发电单元。该厂于1988年投运,技术设备已严重超龄运行。基础设施建于20世纪中叶,多为苏联时代技术,缺乏现代化升级,受经济制约维护不足。
且由于“大机组”占比过高,一旦出现故障或检修,容易引发系统性连锁反应。事实上,这台机组在过去几年里多次被媒体点名,是古巴电力危机的“风暴眼”。
与此同时,其他火电机组大多建成年代久远,长期面临设备老化、备件紧缺、维护不足等问题。尤其在美国制裁和外汇紧张背景下,古巴难以从欧美采购关键设备与控制系统模块,导致部分机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更为棘手的是,古巴电网的备用电源和调节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都非常脆弱,一旦遭遇突发事件,电网就容易走向“失稳—崩溃”的恶性循环。
换句话说,古巴电力系统就像一个“缺油少备件、技术落后”的大型老化机器,表面还能勉强运转,但任何一个零件掉链子,就可能导致全国停摆。
02古巴并非首次“全岛级”停电
如果说这次全国性断电让外界震惊,那么对古巴人来说,却并不是第一次经历“黑暗中的等待”。过去几年,全岛陷入漆黑几乎成了周期性事件。
早在1990年代的“特殊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燃料援助中断,古巴经历了长达数年的频繁黑灯瞎火,全国性断电成为常态。这一时期的经济崩溃导致电力供应锐减,居民每日断电时长可达12小时以上。
2022年9月,飓风“伊恩”重创古巴,强风和暴雨不仅击倒了输电线路,还迫使机组大面积停运。结果,全国电网直接陷入“零出力”状态,几乎所有居民都经历了彻夜无电的艰难时刻。
2024年10月18日,全国最大机组——基塔雷斯电厂突发故障停机。由于备用不足,短短数分钟内引发全网频率崩溃,古巴再次陷入大规模停电,随后数天才逐步恢复供电。这起事故被媒体称为“经典的单点失效引发全国崩溃”。峰值时损失1.64吉瓦电力,相当于一半需求。
2024年11月到12月,连续的飓风叠加燃料紧张,电网再次“熄火”。大量城市陷入间歇性停电,普通居民不得不依靠蜡烛和自备发电机度日。
2025年3月,哈瓦那一处变电设施出问题,导致西部电网瘫痪,并迅速波及全国。此后长达数小时,全岛再次陷入“黑暗”。
2025年9月7日晚约19时,连通努埃维塔斯市(Nueva Tirna)至东部拉斯图纳斯省的220 千伏输电线路发生故障,造成从拉斯图纳斯至关塔那摩省电网与全国系统断开,造成重大局部停电。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供电正在逐步恢复。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古巴电网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从“单点机组出问题”到“系统全面失稳”到“全岛停电” 到“修复后短暂恢复”再到“再次崩溃”。
这种循环,不仅折射出古巴电力系统的脆弱,更让人看到了极端天气、燃料紧缺与设备老化交织在一起所带来的长期性困境。对普通民众而言,“停电”已不再只是突发事故,而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历史事件显示,古巴电力系统的断电并非孤立,而是系统性问题积累的结果,受外部因素如飓风和地缘政治影响,以及内部管理不足的双重制约。
03这次为何“全岛熄灯”?
古巴能源和矿业部虽然还在调查,但从过往经验与公开信息来看,这次“全国大停电”并非无迹可寻。几个因素叠加,构成了电网脆弱链条中的致命一击。
一是大机组单点失效,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有可能的“导火索”,依旧是基塔雷斯电厂这类大机组的跳闸。它承担全国重要负荷,却缺乏足够的备用电源支撑。一旦机组掉链子,电网频率和电压迅速失衡,低频减载措施来不及反应,便会引发连锁停机,导致系统彻底崩溃。此次事件具体因Antonio Guiteras电厂的意外关闭而引发,这是不到一年内的第四次全国性断电。
二是燃料供应持续紧张,机组出力不足。
古巴发电高度依赖燃油,但长期受到国际制裁和财政困境的制约,燃料进口时常告急。很多机组“缺油开不了机”,即便勉强运行,也经常降负荷运行。据2024年联合国拉美发展署报告,古巴全年实际燃料进口同比下降近40%,大量发电设备“有机无油”,只能脱网闲置。电网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就像是在“紧绷的钢丝”上行走,随时可能掉下去。俄罗斯和墨西哥的援助也减少,古巴缺乏资金在现货市场购买昂贵燃料。
三是设备年久失修,非计划停机频繁。
古巴不少电厂机组投运年代久远,锅炉、汽轮机、冷却系统都处在疲劳状态。由于资金和备件短缺,检修往往被迫延后,结果就是设备故障率越来越高。稍有波动,就可能引发大面积停机。美国制裁虽非直接原因,但 complicating 融资和贸易,导致备件采购困难。同时,古巴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改革滞后,腐败和低效管理加剧问题。需求增加(如中小型企业和居民空调使用)进一步压力电网。
四是极端天气的长期叠加效应。
加勒比海的飓风季节年年如期而至,强风、暴雨甚至海水倒灌,都给电网造成巨大压力。2024年四季度以来,飓风“艾莎”和“奥斯卡”连续影响古巴沿海地区,对东部电网造成结构性冲击。在系统本就脆弱的前提下,极端天气往往成为压垮电网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是其他机组早已“亮红灯”。
就在不久前,媒体披露费尔通电厂的部分机组发生故障。虽然不是全国最大机组,但它的出力下降进一步压缩了电网的可用容量。多位电力公司工程师证实,在断电前一周已有超过7台关键发电单元处于“非稳态运行”或“检修延迟”状态。换句话说,系统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再碰上关键节点失效,全岛停电几乎不可避免。
总之,古巴电力系统的问题不是某一次事故,而是结构性脆弱:高油依赖、机组老化、备用不足,再加上极端天气“雪上加霜”。这次“全面断电”,只是这一脆弱体系又一次被现实戳破。古巴政府已启动恢复措施,并计划兴建太阳能农场以增加1000兆瓦容量,但实现需克服资金和技术障碍。
04中国海外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古巴能源和矿业部虽然还在调查,但从过往经验与公开信息来看,这次“全国大停电”并非无迹可寻。几个因素叠加,构成了电网脆弱链条中的致命一击。
古巴的全国性停电,看似是加勒比海岛国的“局部新闻”,其实对中国能源和装备企业同样具有警示和启发意义。
第一,海外电力项目要看“系统性风险”。
很多企业在评估海外电力项目时,容易过度关注投资回报率和电价水平,却忽视了燃料供应链的脆弱性、极端天气冲击、备用不足等系统性风险。古巴案例提醒我们,未来做可研时,必须把频率稳定、黑启动能力、快速备用这些指标摆到和LCOE同样重要的位置。
第二,技术改造宜“小步快跑”。
对于类似古巴这种“油电老化”的电网环境,适合采用“组合拳式”的改造。比如燃料多元化(重油掺烧生物质或LNG)、辅机数字化升级、预测性检修(PdM)。相比“大拆大建”,这些“小改小革”更现实,也更容易落地。
第三,分布式 + 储能 = 关键场景保底。
古巴的困境还告诉我们,依赖单点大机组的电网风险极高。中国企业在海外可以主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 储能 + 微网的方案,不仅能保障医院、数据中心等关键场景的用电安全,还能在主网崩溃时充当“锚点”,帮助电网重启。
第四,极端天气工程标准不能省。
加勒比飓风、非洲沙尘暴、东南亚洪涝……极端天气已成常态。设备出口和工程承包都需要考虑抗风、抗盐雾、抗腐蚀等标准,甚至推广模块化设备和移动式应急电源,这是未来海外市场的竞争新高地。
第五,投融资与运维模式要创新。
传统的“卖设备、建电厂”模式已经不足以覆盖风险。更可行的路径是,通过EPC+O&M或长期服务协议(LTSA),把设备运维和绩效绑定,同时建立区域备件共享中心,确保“缺一颗螺丝就全网停摆”的尴尬不再重演。
值得关注的是,据古巴国家统计和信息办公室近日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数据,2025年前几个月,该国政府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能源领域获得战略性推动。数据显示,与2024年同期相比,“电力、燃气及水供应”在投资总额中的占比由12.9%上升至27.2%,成为主要资金流向,而“企业服务、房地产及租赁活动”的占比则从25.3%降至14.1%。这一变化充分反映了古巴政府对国家电力系统现代化改造的决心,这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海外投资是极大的机遇。
古巴的停电故事,折射出很多发展中国家电力系统的共同难题。对中国企业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谁能提供既可靠、又经济,还能抗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谁就能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新赛道中赢得先机。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