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白俄罗斯之后,又有一国站出来,直言中欧班列从我这过运量翻倍

9月12日,波兰突然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理由是“俄白联合军演”和“无人机越界”。这一决定如同按下了暂停键,300多列中欧班列被困在白俄罗斯境内,运输链条瞬间中断。就在各方焦急等待时,白俄罗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中国,承诺“永远可以指望白俄罗斯”。

仅仅过了不到两周,另一国也站了出来——哈萨克斯坦。9月23日,哈国副总理茹曼加林公开表示,中欧班列可以改道从哈萨克斯坦过境,而且运输能力将直接翻倍,从450万吨提升至1000万吨。哈萨克斯坦为什么挺身而出?中国又是否会将中欧班列的方向彻底转向这条“中间走廊”?

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继续往下看。波兰的决定来得突然,却不是毫无预兆。早在9月初,波兰便已对俄白联合军演表示不满,只不过那时还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直到9月12日,波兰内政部长凯尔温斯基正式宣布:边境口岸全面关闭。这个决定造成的直接后果是,90%的中欧班列无法进入欧洲,大量货物滞留在白俄罗斯。

集装箱里装的不是普通货物,而是圣诞饰品、汽车零件、光伏板等高附加值商品。据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估算,仅仅一周时间,欧洲制造业因为零部件短缺就损失了近40亿欧元。

波兰官方解释称封锁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背后更多是政治目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直言,波兰此举根本不是为了安全,而是想借中欧班列这条命脉做文章,向中方施压。

事发第二天,王毅外长前往波兰与西科尔斯基外长会谈。波兰承诺保障中欧班列畅通,双方还签署了合作协议。可就在会后没几天,波兰就选择了“翻脸不认人”,不仅没有恢复边境通行,反而有官员暗示,中欧班列可以作为谈判筹码来交换中国对俄政策立场的软化。

面对波兰的行为,中国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反击,而是选择了沉默应对。但这份沉默背后,却是早已准备好的多套方案开始快速启动。

9月22日,宁波港一艘名为“伊斯坦布尔桥”的集装箱货轮缓缓驶出,正式启用北极航线。这条航线从宁波出发,经北极东北航道,最终抵达英国弗里克斯托港,全程无需经过波兰一公里。

虽然运输时间比传统中欧班列多了几天,但这条新航线最大优势是稳定,不受陆地政治环境干扰。北极航线的开通,意味着即便波兰再度“变脸”,中国依然有备选通道可用。

就在北极航线启航的第二天,哈萨克斯坦的态度更是让人眼前一亮。9月23日,哈萨克斯坦副总理茹曼加林在彭博社采访中强调,哈中合作正让哈萨克经济摆脱对能源的依赖,从而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他提出的“中间走廊”方案,路线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土耳其,最终进入欧洲。虽然路线复杂,但哈方信心十足,不仅承诺运量将翻倍,而且已经投资上百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这条“中间走廊”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2017年就开始推动,2023年更是签署了合作路线图。到2024年底,四国已经完成通道标准对接,运输效率正在逐步提升。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5年9月,经“中间走廊”成功开行的中欧班列已经有8趟,运送了1200多个集装箱,其中大部分是汽车零配件和光伏板等高价值商品。

准时率也非常可观,达到100%,而波兰线的准时率仅为73.4%。虽然运输成本比波兰线高出约25%,但对高附加值货物来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哈萨克斯坦为提升运力,投入大量资金升级铁路系统。里海港口阿克套新增3个集装箱泊位,渡轮班次从每周2班增加到4班。阿塞拜疆也购入两艘500箱位渡轮,确保跨海运输顺畅。

土耳其方面则加快BTK铁路改造工程,使伊斯坦布尔至德国运输时间压缩至18天。中国和土耳其还合作开发“数字走廊”,用区块链技术将清关时间从3天缩短至8小时。

西安、成都等班列枢纽城市同步加快中转中心建设,推动通关效率提升。2025年9月,西安发布全球首个“中欧班列指数”,标志着中欧班列进入数字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哈萨克斯坦的积极介入,也带动了其他中亚国家的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中吉乌铁路上的合作已有实质进展,这条铁路正是“中间走廊”的重要一环。

在整个南线网络中,哈萨克斯坦不仅是通道,更是枢纽。2025年6月,占地147亩的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阿拉木图市启用,与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实现“枢纽对枢纽”直连。

到6月末,西安至哈萨克斯坦的货运班列已开行19列,累计承运908车货物,预计每月班列数量将超过15列。西安陆港的哈国终端站年处理能力更是超过66500标准箱。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是中国“多通道布局”战略逐步成型。北有北极航线,南有中间走廊,传统路线经白俄罗斯仍在运行,一旦某条线路出现问题,其他线路可以迅速分流

波兰方面看到了形势变化,终于在9月25日宣布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滞留的中欧班列开始缓慢通行,但对中方来说,波兰的信誉已经大打折扣。曾经波兰外长当着王毅的面承诺保障班列畅通,如今短短几天就出尔反尔,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信任,一旦破裂就很难修复。

波兰的铁路公司已警告,长期关闭将带来数十亿欧元损失。更严重的是,欧洲企业已开始重新布局,把希望寄托在波兰身上的信心大大降低。

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制造企业早已被这次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德国大众因为中国产零部件延误,不得不停工;意大利圣诞节前夕缺少货源,销售季大受影响。

欧洲港口也在悄然转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扩建码头,专门设立光伏卸货区;意大利热那亚港与中方合作开发自动化分拣系统,将查验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6小时。这次事件也改变了中国车企的策略。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宁德时代在德国建电池厂,目的就是降低对长距离运输的依赖。

中欧班列如今初步形成北、中、南三线并行的格局。北线走波兰,中线走加里宁格勒海铁联运,南线则依赖哈萨克斯坦的“中间走廊”。只要走得多了,每条路都能变成主干道。等“中间走廊”和北极航线真正跑顺了,波兰再想重回“枢纽”位置,恐怕也难了。

波兰这次的“边境游戏”虽只持续了短短11天,却让整个亚欧大陆的物流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及时站位,不仅让中欧班列及时转圜,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布局能力。

这场短暂的风波,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世界看到了合作和稳定才是未来的主旋律。中欧班列不会停,合作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信息来源:

[1]波兰宣布重开波白边境口岸,中欧班列将恢复通行 环球时报

[2]哈萨克斯坦副总理:不走俄罗斯,中国对欧从我们这儿过,运能将翻番 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白俄罗斯   中欧   运量   翻倍   波兰   哈萨克斯坦   中国   北极   走廊   西安   边境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