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机行业而言,“玩具”或“工具”已成唯二出路

差不多在13年前,也就是2012年夏季,当时“信仰”还很充足的索尼推出了一款对后来影响深远的相机、Cyber-shot DSC-RX100。

是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初代“黑卡”。至今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曾将这款造型极简、但性价比极高的“卡片相机”推荐给一位还在读大学的朋友,并且他也对这款相机极为满意,直到很多年后还在与我们交流使用感受。


但也正因如此,当我们在2025年7月15日晚间看到索尼几乎是“不声不响”地就发布了售价33999元的RX1R Ⅲ,而且连配套的镜头遮光罩都还要单独卖1199元的时候,立刻就觉得确实有必要说道说道了。

众所周知的是,RX1R Ⅲ与前面提到的RX100系列,以及另一条主打长焦拍摄的RX10系列,同属索尼的“黑卡”家族。但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比定位“家用轻盈长焦”的RX10系列、或是定位“全画幅定焦卡片”的RX1系列,主打轻便全能的1英寸变焦卡片机RX100系列,才是出货量的重点。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是原本承担“高端家用、轻薄全能”定位的RX100系列,迄今已有近6年未再推出新品。而本应更小众的RX1,却在时隔近10年后迎来了换代。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看索尼现在的(非可换镜头相机)官网就会发现,主打VLOG、美颜、视频拍摄的ZV系列取代了“黑卡”家族,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与此同时,传统的RX100、RX10“黑卡”,却还有大量的古早型号依然被挂在官网,但点进去后则会显示“到货提醒”或是“立即预订”,很显然是并无存货、甚至是否还在生产都存疑。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认为索尼相机的重心早已不在“家用、全能”领域。相反,精准主打“生产力”的ZV系列、A7、A9家族(包括FX3这类变体),以及明显偏向“玩具”的RX1和A1这两条特殊产品线,才是他们如今真正力推,并且也可以被市场广为接受的细分方向。

当然,其实这并不是索尼一家的问题。事实上,几乎对于所有现存的一二线相机厂商来说,“家用市场”都已经等于是不存在了。毕竟大家都知道,现在各大品牌的影像旗舰手机,当年的价格最多也就在五千到七千元的范畴内,要是不“追新”、去购买旧款甚至三四千就能入手。


相比之下,那些使用了1英寸“大底”的传统卡片相机最初还只定价两三千元,但后来就变得越来越贵,甚至到了2019年的索尼RX100Ⅶ,它在那个时候的官方定价就已经高达8000元以上。也不知道是“家用大底卡片相机”的硬件进步真就带来了那么高的成本压力,还是相关厂商看到这类产品难得好卖,所以就想干脆趁机多赚点。


可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活脱脱就是一个“过去没钱(买单反)才买大底卡片机”,“现在没钱连卡片机也买不起了”的讽刺故事。


那么,这是不是说现在的相机行业就真的已经被手机、特别是高端影像机型给“干碎”了呢?倒也不尽然。

一方面,智能手机的物理尺寸毕竟有限,以目前的材料学相关技术来说,1英寸的主摄CMOS就已经是智能手机影像设计的极限。而其他的那些“副摄”,尺寸便不得不做出妥协,实际效果依然不可能比得过高端相机动辄全画幅起步、且全焦段恒定的巨大感光面积。


而且手机为了确保重量、品控和光学防抖效果,在光学镜片的材质上也做了不少妥协。即便是目前最顶级的影像旗舰机型,顶多也只能使用1-2片玻璃镜片,剩下的就是透光率相对低的塑料镜片。像相机里那些动辄十组、一二十片全玻璃镜片的镜组设计,手机是绝对不敢想的。

另一方面,虽然对于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来说,高端手机的影像能力就已经足够强,再加上如今AI技术的加持,以及手机本身的平台优势,使得“拍完直出”、“拍摄后即刻分享”成为了大多数人现在的使用习惯。但也正是因为高端影像手机这种过于强调“易用性”、且人人都能买到的特质,使得它们在体验上确实少了些仪式感和稀缺性。


如此一来,对于现在的相机行业来说,还算可行的“生存之道”很自然的就只剩下了两条路线。

其一,就是主打纯粹的高画质和“生产力”属性。这里面当然包括了各一线品牌的超旗舰单反和微单们,以及那些更加少见、也更为昂贵的专业“视频机”、“超大底影楼机”。但除了这些之外,以索尼ZV系列、佳能PowerShot V1系列为代表,价格相对亲民,同时主打高画质VLOG和简易视频拍摄能力的“轻量级视频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传统相机厂商试图与手机争夺一部分消费者的尝试。

至于另外一条路就更简单了,那就是纯粹地将相机打造成富哥们的“玩具”,用稀缺的材质制造机身、用充满创意的设计将造型做到极致,再加上一些讲出去比手机“好听得多”的故事。哪怕这样的相机实际用起来可能并不顺手,或者甚至可能压根没有太多实用价值,但只要足够稀缺、足够独特,就能够作为大众消费品之外的独特存在,在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而且最位重要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生产力设备”往往有理所当然的高定价,但那也必须要结合设备本身的“能力”来设定。比如一款旗舰全画幅单电相机就算再怎么“专业”,它的目标消费群体也不可能接受一个比专业电影机或中画幅相机更高的价格。

富士X-Half要画质没画质、要实用性没实用性,但就是好玩、而且不便宜


但纯粹的“玩具”则不然。它们的定价可以完全不考虑实际使用价值,而仅仅凭借“稀缺性”来做标定。也正因如此,这部分的相机产品反而可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个更高的盈利能力。虽然说这类产品的兴盛,注定会让相关品牌距离大众消费者更加遥远,但在如今这个市场环境下,或许相机厂商们已经没什么选择权可言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数码   出路   玩具   相机   工具   行业   索尼   系列   手机   画幅   影像   旗舰   卡片   镜片   厂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