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天塌了!中方直接取消订单

文︱陆弃

九月的加拿大,原本是金黄丰收的季节,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油菜籽、豌豆的香气被关税和反倾销调查的阴影淹没了。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主要农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并临时加征高达75.8%的保证金,这一举动像一记重拳,打在加拿大经济的软肋上。农民的惊呼、港口的积压、股票的暴跌,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一个简单而残酷的事实:加拿大的“政治作秀”已经自食其果。

萨斯喀彻温省的麦田上,拖拉机排成长龙,向议会大厦开进。农民们怒目而视,不只是对关税,更是对政府的无能与盲目愤怒。他们曾以为加拿大对华出口是稳定的财富源泉,如今却发现,这个“稳定”只存在于幻想中。港口堆积的油菜籽价值超过20亿加元,加工厂停产,股票暴跌,农场主们的抗议愈发激烈——这是政治决定带来的直接后果。

卡尼政府的强硬政策,背后显露出明显的战略误判。2025年3月上任的总理,不仅延续前任加税政策,还进一步升级,对中国产电动汽车、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甚至追随美国参与南海军事演习,并无端指责中国干预选举。表面上是对华强硬,实质上是讨好美国的一场外交秀。可结果呢?美国一周后以“加拿大钢铝产品存在倾销”为由,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狠狠打了加拿大一个措手不及的耳光。

钢铝行业是加拿大制造业的心脏,每年出口额超过120亿美元,影响就业人口约50万。加拿大2025年第二季度GDP已经出现0.8%的负增长,失业率升至近十年高位6.7%,经济红灯亮起。总理的外交秀换来的,不是美国的拥抱,而是一记沉重的经济回击。

中国的反应迅速而精准。除了对加拿大农产品加征高额保证金,中国还悄然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将采购订单转向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成为最大受益者,约5万吨油菜籽新产季订单正从澳大利亚发往中国,首批货物9月初就开始交付。中方甚至建立了油菜籽贸易绿色通道机制,确保长期稳定供应。这意味着加拿大,即使未来中加关系回暖,也难以轻易夺回市场份额。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也看到机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数据显示,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贸易战的压力下,中国供应链布局加速,多元化成了必然选择,而加拿大则被甩在一旁,只能看着市场逐渐流向别人。

国内压力也在叠加。反对党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尔直言:“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既得罪中国,又没有换来美国的尊重。”农业联合会警告,如果情况持续到年底,至少30%的中小型农场可能破产。农民的叫声和积压的货物一样沉重,而政府财政又捉襟见肘。贸易战导致2025年财政赤字可能达到GDP的4.5%,政府或许要削减公共开支,但这又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更严重的是,这场贸易争端并非局限于农产品。海产品、木材、纸浆等出口均出现下滑,加拿大可能面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内抗议、港口积压、股票暴跌、财政赤字,像一场接力赛,持续向加拿大政府施压,每一步都踩在痛点上。

国际格局因此微妙变化。中加贸易冲突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单一市场依赖风险,加速贸易多元化。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长高金洪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至关重要;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带来双输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警告,贸易紧张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0.6个百分点,中加争端扩大,全球复苏都可能受挫。

九月初,卡尼总理终于承认,中加关系遇到困难,并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贸易问题。然而,市场已悄然转向澳大利亚,中国油菜籽进口中,澳大利亚预计占比超过六成。加拿大港口堆积的油菜籽,如同这场贸易博弈最直观的注脚:政治作秀的代价,正由普通农民和经济本身承担。重建互信,需要数年时间,而那些曾被寄予希望的农民,却在风中等着寒冬过去。

贸易战的阴霾下,加拿大的秋天不再丰收,只有警示与反思:在全球市场上,政治操弄换不来经济安全,表演外交更难赢得信任。农民、企业、经济,都是政治博弈的棋子,而市场的选择,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直接、残酷、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加拿大   中方   订单   油菜籽   中国   美国   贸易   澳大利亚   经济   农民   关税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