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同样是排骨,有的三十多一斤,有的却只要二十出头。
有时候明明想着炖个汤,结果煮出来的排骨又柴又硬,吃起来一点味儿都没有。
也有人买排骨做红烧,结果炖到一半,全散了,筷子一夹就是骨头渣。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看起来差不多的排骨,为什么价格和口感却天差地别?
很多人以为排骨就是排骨,其实不然,一头猪身上能取下来的排骨,有28到34根,按肋骨分布的位置不同,排骨可以分为“前排”“中排”和“后排”三种。
前排靠近猪脖子,骨头细长,不规则,软骨多,颜色偏深,香味浓,肉少但脂肪均匀,中排位于猪身中段,骨头扁长均匀,肉多肥瘦相间,是最受欢迎的部分,后排接近臀部,骨头粗大,肉偏瘦,颜色浅,骨髓丰富。
如果按照价格来看,中排通常最贵,前排次之,后排相对便宜。
但市场上一些商贩常常把这些排骨混在一起卖,前排后排一起当中排卖,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疫情那几年,猪肉价格飞涨,排骨几乎成了“硬通货”,尤其在2020年以后,排骨价格一度突破40元一斤,尤其是中排和棒骨,抢手得很。
有消费者回忆说,当时广州的沃尔玛超市猪骨头虽供应充足,但要买到中排得赶早,晚一点连前排都挑不到。
疫情防控逐步放开后,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可排骨价格却依旧坚挺,特别是中排,依然是“抢手货”,这就让很多人疑惑,排骨贵在哪?
排骨的价格差异,绝不只是炒作,而是真有内容,中排肉厚均匀,肥瘦适中,做出来口感最佳,爆炒、烧烤、清蒸、煎炸样样拿得出手,前排虽然肉少,但软骨丰富,用来炖汤特别香。
至于后排,肉多但偏柴,适合长时间炖煮或者椒盐、蒜香类重口味做法,适用性不如前中排广。
也就是说,排骨的不同部位,决定了它的价格与用途,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排骨的部位。
走进菜市场,面对色泽红润的一排排排骨,很多人只能凭感觉挑,骨头大的是后排?颜色深的是前排?
这些判断方法并不能保证你买对,这时候如果商贩不老实,吃亏的只能是你。
一些摊贩会将骨头粗大的后排冒充中排,或者把前排和后排混合卖出,有的甚至售卖注水排骨,表面红艳,实则一煮就出水发柴,更有甚者,用染色手段让排骨看起来“新鲜”,误导消费者。
那普通人怎么才能挑到好排骨?掌握几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就够了。
第一,看颜色,新鲜排骨颜色从淡红到深红不等,脂肪部分白亮而不发黄,颜色过艳,或者有深紫色斑块的,多半是存放过久或者染色。
第二,闻气味,新鲜排骨带一点淡淡的腥味,没有酸味或者臭味。
第三,摸手感,手指轻轻一按,有弹性而不湿滑,如果摸起来软趴趴,或者手感发黏,那就要小心了。
第四,看骨头形状,前排骨头细长不规则,带软骨,中排比较整齐,骨头扁长,后排则骨头粗大,形状规整。
第五,按压测试,肉质紧实有弹性的是好排骨,按下能快速回弹。
此外还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早起去市场,很多卖肉的摊贩一早就开始摆货,中排和前排数量少,卖得快,晚去只能捡剩下的后排或者杂骨。
同时熟悉摊贩的习惯也很重要,挑选信誉好的商贩,认准肉的来源和切割方式,不只是为了品质,更是食品安全的保障。
可惜的是,很多消费者还不了解这些差别,笔者一次去超市,排骨区摆放整齐,价格清晰,前排、中排、后排分得明明白白,但不少人仍只看价格,或者凭感觉买,买回去才发现不合适。
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懂得挑排骨,不只是省钱,更是提升生活品质的表现。
对家庭主妇来说,能买到合适的排骨,就等于掌握了一道好菜的灵魂;对年轻人来说,懂得分辨排骨部位,是对生活精致态度的体现。
而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能静下心来了解一块排骨的门道,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消费者不是弱者,只要你掌握了知识,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不再被各种花哨的宣传和乱七八糟的价格蒙蔽,不再因为一块排骨吃得不开心,也不再为一盘红烧排骨发愁。
市场商贩变着法儿赚钱没错,但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判断力。
挑对排骨,做对菜,就是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负责。
信息来源:
2024-09-12 17:14·敦煌发布 买排骨时选“前排”还是“后排”?其实差距很大,弄懂再买不吃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