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人造假牛肉市场泛滥,正入侵我们餐桌,3招教你辨骗局

鸡鸭鱼猪吃多了之后,总想尝点新鲜的,牛肉就成了不二选择,味道好,营养还最丰富,成了不少家庭餐桌必吃,但你想过没有,你吃的可能不是真牛肉。

不管是这几年的315晚会,还是时不时曝出来的造假消息,都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分外担心,尤其是央视的一则曝光,让爱吃牛肉的小伙伴心里直犯嘀咕,造假过程更是看得人心里怪恶心的,当营养美味变成科技狠活,我们吃的到底是肉,还是潜藏的健康隐患?

一场瞒天过海的造假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超市买了块油亮红润的“鲜牛肉”,结果下了锅没几分钟,肉就散成了碎渣,嚼着软塌塌的,半点牛肉的韧劲都没有。

这时候,可别先怪自己厨艺差,很可能你买的根本不是真牛肉,而是不法商家造出来的 “人造假牛肉”。

为了赚更多差价,有些不法商家将廉价的猪肉、鸭肉,甚至是屠宰场剩下的边角碎肉当原料,包装成“鲜牛肉” 。

而且,他们这套伪装可不是简单涂个颜色,而是从看、闻、摸、吃四个方面,把假牛肉模仿得跟真的几乎一样。

据了解,这些不法商家造假的第一步就是先选原料。

正如上面所说,商家不会用好肉,大多是冻了很久的廉价猪肉、鸭肉,还有些是剔肉剩下的碎肉渣,这些原料的成本连真牛肉的一半都不到。

“伪装肉”的第二步,就给这些碎肉“整形”。

商家会在肉里加一种叫卡拉胶的东西,这种平时常用来做果冻、酸奶东西,在这却成了 “粘肉胶”,把碎肉牢牢粘在一起。

第三步是“上色保鲜”,在劣质肉上,商家会喷上化学染色剂,调出均匀的暗红色。

同时,商家还会加磷酸三钠,让肉表面变得水亮亮的,摸起来湿滑滑的,看着特别新鲜。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最后一步:“调味增香”。

在这过程中,商家会把压好的肉泡进牛肉香精里,泡上几小时,闻着就有浓浓的牛肉味。随后,商家还会加过量的嫩肉粉。

本来嫩肉粉是让肉变嫩的,可加太多就会把肉的纤维破坏掉,导致肉一煮就散,吃着也没嚼劲。

虽然说,假牛肉里也用的是真肉,可假牛肉背后的健康风险,却让人后背发凉。

假牛肉的健康风险

众所周知,真牛肉能给身体补优质蛋白质,还有铁、锌这些微量元素,不管是炖着吃还是炒着吃,都是实实在在的营养。

可假牛肉呢?全靠添加剂和淀粉撑场面,看起来是块肉,实际上没多少有用的营养。

长期吃假牛肉,不仅补不到身体需要的东西,那些多余的添加剂还会给肝脏、肾脏添负担,时间长了可能会没力气、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此外,假牛肉的病菌隐患,也不容忽视。

因为造假牛肉的碎肉来源根本说不清,有的是冻了好几年的陈肉,有的甚至没经过检疫,里面可能藏着细菌、病毒。

人吃了之后,轻的会拉肚子、上吐下泻,得急性胃肠炎。

更严重的话,病菌可能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这些造假的人知道吃了不好,所以从来不会吃自己做的假牛肉,把所有风险都推给了消费者。​

看到这,肯定很多人都十分气愤。

不过气愤之余,咱们还得弄清楚,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咱们该如何挑选健康、纯正的真牛肉呢?

3招教你挑选真牛肉

其实想识破假牛肉也不难,记住3个小技巧就行。

第一招,先看 “颜值” 辨真假。

真牛肉的颜色不是均匀的 “死红”,而是自然的暗红色,表面还能看到清晰的肌肉纹理,顺着纹理摸过去能感觉到细微的凹凸感。

反观假牛肉,颜色要么特别均匀,红得发亮,要么深浅不一却没规律,仔细看还找不到清晰的肌肉纹理,像被 “压平” 了一样。

而且,有的假牛肉脂肪颜色会偏浅白或发灰,和瘦肉粘在一起的地方可能还会有细小的缝隙,一看就不自然。

第二招,上手摸、凑近闻,细节藏不住。

真牛肉刚从冷柜拿出来时,表面会有点微凉,但摸起来干爽不粘手,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松开后肉会慢慢回弹,不会留下明显的坑。

就算是新鲜现切的,真牛肉也只是轻微湿润,不会有 “一摸手上沾一层水” 的情况。

而假牛肉因为加了磷酸三钠,摸起来会粘手,表面泛着不正常的水光,按压下去要么完全不回弹,要么一按就掉小碎渣,手感软塌塌的没韧劲。

闻味道的话,真牛肉只有淡淡的、自然的肉香味,没有其他杂味。

要是凑近能闻到一股浓郁的 “牛肉香精味”,或者隐约有腥气、化学味,那大概率是假的。

第三招,盯紧标签、选对渠道。

如果买的是预包装牛肉,比如牛肉丸、牛肉片,一定要先看配料表:

真牛肉的配料表第一位肯定是 “牛肉”,后面就算有添加剂,也不会有 “卡拉胶”“淀粉” 排在很前面。

要是配料表前几位写着 “猪肉”“鸡肉”“大豆蛋白”,却只在最后提了一嘴 “牛肉”,那基本就是 “挂羊头卖狗肉”。

买散装鲜牛肉的话,别图方便去路边没牌照的小摊,优先选大型商超或连锁肉店。

这些地方的牛肉会挂着检疫合格证明,问老板要也能拿出来看。

而遇到比市价低一半的 “便宜牛肉”,别心动,真牛肉成本摆在那,这么低的价格根本买不到真货,反而容易踩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是真买到假牛肉,别自认倒霉,把小票、肉的照片留好,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让造假商家受到处罚。

市场上的牛肉真真假假,但只要记住这三招,下次买牛肉时多花几十秒观察、触摸,就能轻松避开假牛肉。

毕竟咱们吃牛肉是为了补营养、尝美味,可不能让 “科技狠活” 坏了胃口,还伤了身体。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983942975719900&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美食   骗局   餐桌   牛肉   央视   市场   商家   营养   纹理   软塌塌   表面   颜色   猪肉   添加剂   韧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