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存取超5万不再强制登记,你的钱你做主?

一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五分钟完成六万元取款,银行柜员全程未询问资金用途——北京西城区某网点的这一幕,正在全国多地悄然上演。

“存取款超过5万元需要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这项执行多年的银行规定,近日迎来重大转折。8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删除了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但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发现,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大额现金存取的管理呈现差异化态势。建行、农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超过5万元的存取款仍会询问资金用途,几十万元以上的大额交易则会重点核实。


01 政策调整:从强制登记到“风险为本”

这项新规引发广泛关注的核心变化在于: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备受争议的登记要求。根据征求意见稿,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时,不再强制要求“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这一变化并非突如其来。2022年1月,三部门曾发布类似管理办法,当时“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的规定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两极分化的公众反应。

支持者认为这是打击洗钱犯罪、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反对者则质疑其增加了业务办理的繁琐性,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争议之下,原定2022年3月1日实施的规定在2月21日被紧急叫停,三部门宣布“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三年后的今天,新规以更精细化的监管思路重回公众视野。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未再统一要求登记,是在‘基于风险’原则下采取的务实措施,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工作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改善用户体验。”

02 银行实践:新规未落地,反诈仍从严

尽管政策风向已变,银行柜台的操作规程尚未同步调整。《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西城区多家银行发现,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时,工作人员仍会询问资金来源或取现用途。

客户正常办理业务,我们不会刨根问底,但遇到可疑情况一定会核实”,某股份制银行大堂经理举例说,“比如用户定期存款快到期却提前支取,宁愿损失高额利息也要取现,这类情况我们必须核实”。

建行北京丰台支行工作人员道出了背后原因:“这是公安机关对银行反诈工作的具体要求。若金额较大且无法说明来源和用途,我们可能会联系辖区民警实地核实。”

银行端的谨慎有其现实基础。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现金交易实施的电信诈骗涉案金额同比上升23%。某跨境赌博案件中,嫌疑人多个账户频繁存取4.9万元(刻意规避原5万限额)的行为最终暴露,印证了监管的必要性。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坦言,当前电信诈骗形势严峻,询问客户资金情况主要是为了保障资金安全,流程并不复杂。建设银行总行客服明确表示,该行仍要求记录5万元以上存取款的资金来源和用途。

03 新规本质:不是放松监管,而是精准监管

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取消登记意味着监管放松,这实则是一种误解。仔细研读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新规的核心是监管思路的转型升级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这一调整是监管向‘需求适配’的重要体现,既解决此前操作争议,也符合国际通行的‘风险为本’原则升级趋势。”

事实上,我国现行5万元报备标准仍高于美国的1万美元(约合7.2万元人民币)国际反洗钱门槛。此次调整使我国与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进一步对接,助力企业跨境贸易结算。

04 储户指南:新规下的智慧操作

面对政策过渡期的特殊状况,储户该如何应对?记者综合多家银行建议,总结出实用操作指南:

对于重视隐私保护的客户,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如果不涉及诈骗和洗钱,可以考虑分笔操作或通过线上转账完成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截止9月3日),正式实施前各银行仍按现有规定执行。

05 未来趋势:现金管理的精细化转型

新规落地将重塑银行服务模式。建设银行已在北京部分网点试点“现金服务专区”,配备专用清分设备和独立监控系统。柜员培训新增“交易目的合理性判断”模块,重点识别“借款”“投资”等高风险表述。

行业影响正在显现:保险箱租赁业务量同比增长35%,第三方支付平台日均转账限额普遍上调至3万元,公证机构推出“资金用途声明公证”新业务。

国际经验值得镜鉴。日本实施“100万日元(约合4.8万元人民币)以上取现预约制”后,现金犯罪率下降28%。但澳大利亚因审核过严导致投诉量激增的教训提示,需在安全与便利间寻求平衡。

董希淼强调:“金融机构应合理适度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对低风险业务应当简化措施,避免‘一刀切’、扩大化,保障企业、公民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未来取款体验将更智能。浙江某城商行已上线智能审核系统,通过分析客户历史交易记录,将正常业务办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北京西城区的一位银行柜员指着新安装的电子审核设备表示:“这套系统能自动识别可疑交易,普通储户办理大额业务会更快捷。”

新规征求意见将于9月3日截止,最终版本可能在今年秋季正式出台48。金融监管部门表示将每季度评估政策效果,动态优化阈值标准和审核方式。从“一刀切”到“精准监管”,中国的现金管理正开启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重磅   银行   现金   客户   业务   用途   风险   西城区   征求意见   北京   尽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