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
3天前,1岁3个月的乐乐只是偶尔流清鼻涕、轻咳几声,家长以为只是普通小感冒,没太在意——却不知这正是近期正流行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信号”。
短短两三天,这只“呼吸道小怪兽”就从鼻咽部向下侵袭,钻进乐乐细小的支气管:气道黏膜发炎肿胀、痰液堆积,本就细小的气道变得更加狭窄。夜间乐乐咳嗽越来越剧烈,睡觉呼吸时能听到“丝丝”的喘息声,呼吸急促,精神发蔫,连吃奶、玩闹的力气都没有。家长意识到情况不好,立即带乐乐到我院儿科急诊就诊。

儿科急诊的医护人员迅速识别乐乐病情紧急,立即给乐乐办了住院手续,在病房乐乐的心电监护提示呼吸和心率较同龄正常儿童明显偏快,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仅有90%,身体已出现明显缺氧。医生立即给乐乐积极治疗,并通过静脉补液补充能量和水分,第二天乐乐的精神就好转起来,喘息声慢慢消失,呼吸逐渐平稳,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也稳定在正常范围。

乐乐的这次经历并非个例
每年冬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都会成为威胁儿童呼吸道健康的“常客”
下面这些呼吸道病毒相关的一些关键知识
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 做好防范
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冬季是它的高发期。

一 RSV怎么传播?
感染后有哪些表现?
01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宝宝吸入后可能感染;
接触传播
病毒会附着在玩具、门把手、餐具等物体表面,宝宝接触后再摸口鼻,就可能“带毒入体”。
02 临床表现
早期像感冒 警惕“向下发展”
RSV感染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
容易被家长忽视
比如:
上呼吸道症状
流清鼻涕、轻咳、低热(部分宝宝可能不发热);
向下侵袭下呼吸道
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此时症状会明显加重,呼吸异常:呼吸急促(婴幼儿每分钟呼吸超过50次)、喘息(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或“喉鸣”声)、呼吸困难(吸气时鼻翼扇动、肋骨间或锁骨上凹陷);
全身症状
精神萎靡、拒奶或食欲下降、烦躁哭闹、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脱水)。


儿童RSV感染临床表现变化快
应警惕喘憋 呼吸暂停 低氧血症等
肺部症状体征
和中枢神经系统等肺外并发症
二 如何确诊RSV?


快速抗原检测

通常采集鼻咽拭子或吸出物
核酸检测(PCR)
同样采集鼻咽拭子
是临床上儿童RSV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主流方法
三 RSV感染如何治疗?
应对RSV感染没有特效抗病毒药,治疗核心是对症支持,缓解症状,改善气道通畅性、保证氧供和能量供给,防止并发症。
|关键提醒|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病情,若出现以下“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
呼吸急促(婴幼儿每分钟>50次,学龄前儿童>40次)、喘息、吸气时鼻翼扇动;拒奶、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提示脱水);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难以安抚;持续高热,或体温超过39℃且用退烧药效果不佳。
四 家庭如何预防RSV?
做好“日常防护+特异性预防”RSV感染高发季,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家长可从两方面入手:
01 日常防护
阻断传播途径勤洗手
家长和宝宝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接触宝宝前、换尿布后、喂饭前;
清洁物体表面
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宝宝的玩具、奶瓶、餐具,以及家里的门把手、开关、桌面等高频接触部位;
避免接触感染者
RSV流行季(尤其是冬季),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超市、游乐场);
若家庭成员感冒、咳嗽,要佩戴口罩,避免和宝宝亲密接触(如亲吻、抱宝宝时脸贴脸);
禁止吸烟
宝宝生活、活动的场所(包括家里、车内)要严格禁烟,二手烟会损伤宝宝气道黏膜,增加RSV感染风险。
02 接种疫苗
是否需要接种、选择哪种抗体,需要由医师根据宝宝的年龄、健康状况评估后决定。

RSV虽对儿童呼吸道有威胁,但只要家长提前了解它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做好日常防护,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就能降低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希望每个宝宝都能远离“呼吸道小怪兽”,平安度过病毒高发季。
来源 | 儿科
文章 | 刘涌泉 尹小梅
责任编辑 美编排版 | 宣传中心
审核 | 韩冬野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