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说起张召忠,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可能是“局座”,第二个词大概率是“战略忽悠局局长”。这位退役海军少将,曾经是电视屏幕上的常客,也是网络上的热议人物。他的军事评论风格独特,预测大胆,有时候让人觉得靠谱,有时候又让人忍不住想笑。然而,这几年,他像是突然从公众视野里蒸发了一样,不少人都在问:张召忠咋就不见了?他去哪儿了?

张召忠,1952年5月6日生人,河北沧州盐山县人。那年头,农村生活可不轻松,他家也不例外。爹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张耀华干过土改干部,母亲在家务农,家里没啥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50年代的中国,物资匮乏,社会也不太平,张召忠小时候赶上了不少大变动。1960年代末,动荡来了,教育系统乱成一锅粥,他那会儿正好是上学的年纪,但机会不多。

1970年,18岁的张召忠从盐山中专毕业。那时候国家号召年轻人支援建设,他也没多想,就参了军,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入伍,他被分到导弹部队,干的是技术活儿,负责岸舰导弹的维护和操作。每天跟设备打交道,手上全是油污,眼里全是数字,这段经历让他对军事装备有了最初的了解。1974年,他在部队干得不错,组织上给了他个机会,去北京大学学阿拉伯语。那年代,学啥专业不是自己挑的,国家需要啥你就干啥。张召忠就这么一头扎进语言学习里,每天捧着厚厚的字典啃阿拉伯文,硬是靠毅力把这门语言拿下了,还顺带学了点英语。

从北大毕业后,他被分到解放军外语学院当教官,给学员讲语言课,同时自己也开始研究军事战略。1980年代,他又进了国防大学深造,专攻军事理论和装备。这期间,他还赶上了伊朗-伊拉克战争(1980-1988年),被派到中东当军事观察员。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实战,坦克的轰鸣、战机的呼啸,都成了他脑子里的素材。后来,他把这些经验带回国,埋头钻研现代战争的门道。

1990年代,张召忠开始上电视,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军事评论员。1991年海湾战争,他第一次在屏幕上亮相,讲美军的空袭战术。那时候电视机还是稀罕物儿,他一开口,全国观众都盯着看。他的讲解通俗易懂,偶尔还带点幽默,普通老百姓也能听明白。2003年伊拉克战争,他更火了,在《防务新观察》里频频出镜,分析战争走势。那几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015年,张召忠63岁,从军队退役。45年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退役那天,他收拾好办公室的书和文件,胸前挂着勋章,跟老战友敬了个礼。可他没闲着,退休后直接转战新媒体,继续跟大家聊军事。这一路,从农村到军营,从讲台到荧屏,张召忠的人生就像一部大片,跌宕起伏。

“战略忽悠局局长”这外号,不是官方封的,完全是网友们自发给他起的。咋回事儿呢?还得从他的一些“神预测”说起。张召忠这人,评论军事的时候胆子大,想法多,有时候准得让人佩服,有时候却离谱得让人想吐槽。下面咱就挑几个经典事件,聊聊这称号的来龙去脉。

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张召忠在央视直播里说得头头是道。他分析,伊拉克军队会在巴格达跟美军展开激烈巷战,靠地道和路障拖住对手。他讲得有板有眼,观众都觉得这仗得打好一阵子。可结果呢?美军没费啥劲儿,几天就拿下巴格达,萨达姆的部队压根没咋抵抗。节目播完,网上炸了锅,大家伙儿说:“这不忽悠人嘛!”从这儿开始,“忽悠”这词儿就跟他沾上了边。

2011年,利比亚内战,张召忠又上节目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卡扎菲不可能躲在苏尔特那地方,逻辑讲得挺清楚。可第二天,消息传来,卡扎菲就在苏尔特被抓住了,还死了。这下网友可逮着机会了,纷纷调侃:“局座又失手了!”网上评论铺天盖地,“战略忽悠”的名头越来越响。

2013年,张召忠聊到美国核潜艇可能进黄海,说浅水区的渔民养海带,尼龙网多,潜艇螺旋桨容易被缠住。当时一堆人笑喷了,觉得这想法太离谱,还给他起了个外号“海带将军”。可到了2015年,网上流传出一张照片,美军一艘潜艇真被渔网缠住了,动弹不得。2016年,还有个研究生受这启发,搞了个水下螺旋桨防御装置,拿了国家专利。这事儿一出,大家伙儿傻眼了:“局座这是未卜先知啊?”笑归笑,这预测还真有点门道。

2014年,他在《海峡两岸》节目里说,中国的雾霾能挡美国激光武器。激光射程平时10公里,雾霾一来就剩1公里,因为空气里的金属颗粒能散射激光。网友一听,又炸了,有人觉得他在给污染找理由。可几年后,军事演习里还真用上了大气颗粒干扰激光的技术,他的话被验证了一部分。网上有人感叹:“局座这是忽悠呢,还是真有料?”

最牛的一次跟J-20有关。2010年左右,张召忠在节目里说,中国没在搞第五代战机,俄罗斯的五代机也就是歼-10改改,美国技术甩咱们几条街。他语气轻松,像在闲聊。可2011年1月,J-20在成都首飞成功,世界都震惊了。美国军方有点慌,因为F-22生产线已经关了。网友们乐了:“局座这是故意放烟雾弹,忽悠老外呢!”这事儿让“战略忽悠局局长”这称号彻底火了。

这些事儿加一块儿,张召忠的形象就挺分裂。一方面,有人觉得他满嘴跑火车;另一方面,他的粉丝说他这是高招,用夸张的话掩盖中国军事实力。不管咋说,“忽悠”这标签算是贴牢了,既是调侃,也是认可。

2015年退役后,张召忠没闲着。他立马开了微博,叫“局座召忠”,跟粉丝聊军事,挺活跃。2016年,他出了本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讲自己从农村小子到军事专家的经历,书卖得不错,粉丝排队买。他还在哔哩哔哩(B站)开了课,叫“国际战略”,10集60块钱,5万多人掏钱听。他坐在书房录视频,身后书架满满当当,语气还是那么风趣。

2018年,他还在网上挺活跃。有次在微博上,有人问中美贸易战咋看,他回了一句:“局势复杂,咱们得稳住。”那会儿他快70岁了,白头发不少,可精神头儿还足。可到了2020年,他的动静突然少了。微信公众号“战忽局”从一周更几次,变成几个月才更新一次。2020年9月后,社交媒体基本停了,电视上也看不到他了。

到2023年,张召忠71岁。他的“消失”让大家猜来猜去。有人说他年纪大了,身体可能不太好,回了老家盐山,过点清闲日子,喝喝茶,看看田野;有人猜他还在家写东西,书桌上堆满手稿;还有人觉得,可能是政策变了,或者他自己不想再露面。不管咋回事儿,粉丝们挺想他的,网上老有人问:“局座啥时候回来啊?”

张召忠这人,不管你咋看他,都得承认他影响不小。他把复杂的军事话题讲得接地气,让普通人也能听懂,还带点乐子。他的书、视频、节目,启发了不少军事迷。哪怕现在不露面了,他的那些“神预测”还在网上流传,有人翻出来讨论,有人拿来开玩笑。

“战略忽悠局局长”这称号,既是他的标签,也是他的传奇。不管他现在在哪儿,干啥,他都陪着一代人走过了风风雨雨。或许哪天,他又会冷不丁冒出来,讲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又回味无穷的话。咱就等着吧!

张召忠的故事,从农村到军营,从电视到网络,充满了传奇。他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很多人,如今突然“消失”,让人好奇,也让人感慨。你咋看“局座”?对他“忽悠”的那些事儿有啥记忆?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也可以说说你觉得他现在在干啥。你的故事,可能会给这段传奇添点新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局长   战略   局座   军事   盐山   美国   中国   网上   年代   节目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