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55 分钟演讲爆争议,咬定绿能是骗局,是不想转型还是转不动

2025 年 9 月 23 日,特朗普在联合国讲了 55 分钟,一口咬定 “气候变化是历史最大骗局”,还把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说得一无是处,说是 “破坏环境的敛财工具”。

先聊聊最根本的问题:现在绿能为啥不是 “可搞可不搞”,而是 “必须搞”?

其实全球能源格局早就在悄悄变了,核心就是 “电力(动力源)” 和 “算力(智能应用)” 得绑在一块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

2023 年 11 月之后,ChatGPT 的爆火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但它耗能却十分吓人 —— 每天得用 50 万千瓦时电,啥概念?

差不多相当于 2 万个美国家庭一天的用电量,快赶上一个美国小城镇的总需求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国不是有更省能的模型吗?比如梁文峰团队搞的 Deepseek R1,能耗比 ChatGPT 低多了。

但别忘了我国用人工智能的人比美欧加起来还多,就算算法再优化,随着技术爆发,总能耗肯定会呈指数级涨上去。

将来要是出现 “城市级耗电量” 的服务器阵列,也一点不奇怪。

再看传统能源,本来就有限还不能再生,根本跟不上这个节奏。

就说非洲吧手里握着全球 60% 以上的优质太阳能资源,结果光伏装机容量才占全球 1.5%,这资源和利用的差距摆在这,清洁电力替代传统能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觉得能源转型真不是谁刻意推的 “潮流”,是技术进步和环境约束逼着大家走这条路,谁要是否认这个趋势,本质上就是无视规律。

那特朗普为啥非要对着干?表面看是全盘否定绿能,可他政府的实际动作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特朗普第二任期一上来就没闲着:一会儿说想要格陵兰岛的关键矿产,一会儿又支持刚果(金)政府军,换来了当地钴矿的开采优先权。

甚至连海底采矿、美日印澳搞的四边机制里,美国都一个劲盯着矿产。

而这些矿产,恰恰是搞风电、光伏必须的核心原材料。

这种 “说一套做一套” 的背后,其实是美国传统能源资本和政治绑得太紧了。

2024 年,美国原油一天能产 1320 万桶,天然气一天 1130 亿立方英尺,这么大的产能,背后是一堆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说实话特朗普这波操作就是 “利益优先于事实” 的政治表演:一方面哄着给自己站台的传统能源老板,另一方面故意贬低绿能,好掩盖美国在这领域的短板,免得跟我国谈判时被动。

再往深了说这其实是中美在绿能赛道上的深层较劲,是产业链完整度和资源控制权的较量。

美国被传统能源的 “老路” 绑住了脚,想转绿能也迈不开步子。

反观我国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现在已经建起了别人很难复制的优势。

2013 到 2022 年,我国绿色贸易出口额从 4957.9 亿美元涨到 6916.4 亿美元,涨了 40%,在全球的占比也从 12.1% 升到 16%。

2024 年更厉害,风电发电机组出口量暴涨 71.9%,光伏产品出口额连续 4 年突破 2000 亿元,妥妥的绿色能源大国。

最后说说绿能的未来怎么走,我国的做法其实给了个 “共赢” 的新思路。

我国一直是靠技术输出和资源协同,跟其他国家搞绿能合作。

非洲就是个典型例子:手里有全球 60% 以上的优质太阳能,却缺电缺到制约发展,我国帮他们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给全球添清洁电力,又能帮非洲打破 “缺电缺钱” 的死循环。

我国能这么做,根源还是十几年前就定了绿色创新的战略,从建产业链、搞技术研发,到国内转型、全球合作,每一步都踩着 “电力和算力协同” 的需求走。

结语:

我觉得,未来的绿能竞争,本质上是 “短期利益和长期趋势” 的选择,是 “零和博弈和共赢逻辑” 的较量。

特朗普说的那些 “气候骗局” 的话,可能骗得了一时,但挡不住技术进步和全球共识的浪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科技   骗局   美国   我国   能源   全球   非洲   传统   太阳能   资源   电力   矿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