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日正式走出了2025年的三伏天,早上的一场小雨也让天气凉爽了不少,不过中午雨后天晴,太阳出来以后感觉特别的闷热,感觉跟三伏天并没有太大区别。
出伏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热三伏天的结束,但是并不意味着天气会立即凉爽起来,而且今年出伏还是在处暑节气前,民间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说法,所以即便出伏后,这防暑降温也不过于掉以轻心。
出伏后正是草木逐渐变黄,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的时候,也是气温由热转凉,需要好好养护身体的时候,因此出伏后的讲究和习俗还不少。
出伏后,要牢记:1不穿,2不吃,3不去,4要做,都是老一辈的经验,别丢了!
出伏以后早晚已经逐渐转凉,但是民间讲究这个时节要“秋冻”,也就是不要着急添衣,一遍能够让身体适应季节和气温的变化。
出伏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这个时节没有必要过早换上秋装,但是出伏后光脚穿凉鞋的事就不要做了,尤其是早晚天气转凉的时候。
脚部是离人体核心器官最远的部位,因此是特别容易着凉的部位,而且脚部着凉后会让寒凉之气侵入体内,因此出伏后要注重脚部保暖,这个时候光脚穿凉鞋的事就不要做了!
一,生姜
“一年四季,秋不食姜”,生姜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不仅可以去异增香,还能够帮助身体祛寒排湿,而出伏后秋燥严重,这个时节讲究吃温润补水的食材,要少吃能够引起燥热上火的食材。
三伏天里人们喜欢喝姜枣茶来祛寒排湿,但是出伏后就没有必要这样刻意吃姜,家中炒菜的姜以足够提味和去腥,直接吃姜的事就不要做了!
二,羊肉
羊肉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温热性食材,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喜欢吃羊肉和喝羊肉汤,目的就是帮助身体祛寒排湿,以及补充三伏天高温高湿造成的身体消耗。
但是出伏以后,温热性质的羊肉这个时节就要少吃,除了这个季节正是羊长膘的时候外,这个时节吃羊肉也容易上火,而出伏后吃肉还是多选择一些凉性的肉类,比如鸭肉和鱼虾肉等。
一,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
出伏以后很多人还习惯去游泳,不过这个时候记得千万不要去不熟悉的陌生水域游泳,因为出伏后水温开始转凉,并且三伏天里雨水多,这个时候水位也会发生变化。
出伏后水温变凉,也是一些水生动物的活跃期,尤其是海里面的海蜇,这个时节也开始长大活跃,如果去不熟悉的陌生水域游泳,被海蜇蛰伤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二,不去荒郊野外
出伏后不久就将迎来农历七月,今年的处暑节气就在七月初一,而农历七月在民间也被称作“鬼月”,因此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祭祀事宜。
出伏后郊外正是草木繁茂的时候,这个时节也是蚊虫的繁殖的旺季,去荒郊野外除了容易沾染晦气外,也容易被蚊虫叮咬,加上草木繁茂能见度低也容易出现危险,所以这个时节就不要荒郊野外闲逛。
三,不去农村亲友家做客
出伏后正是农民特别忙碌的时候,这个时节家里的秋熟农作物逐渐成熟,而很多水果和蔬菜也到了管理的关键期,因此这个时节的农民特别忙碌。
出伏后天气还比较炎热,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农村亲友家做客,避免给亲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耽误他们的农活。
一,清洗晾晒家中的生活用品
出伏后随着凉风刮起,这个时节物品特别容易干燥,而三伏天湿热的天气里家里的物品容易发霉受潮,所以出伏后记得勤清洗和晾晒家中的生活用品。
二,早晚勤出门活动筋骨
出伏以后早晚天气变得越来越凉爽,这个时节正是活动筋骨是好时候,而三伏天里大家贪凉不运动,出伏以后更要适当的活动来舒缓一下筋骨。
三,每天多喝水
出伏以后天气会由湿热转向干热,这个时候需要润燥多喝水,因此出伏后记得每日多喝水,并且不要感觉到口渴后才喝水,而且不要用冷饮和果汁来代替水。
四,回家探望父母长辈
出伏以后正是需要关爱父母长辈的时候,本身农历闰月在民间就有关爱父母长辈的习俗,而农历七月也是民间的“孝亲月”,出伏后天气转凉正好去看看父母长辈度过了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后,都有什么样的需要,身体是否有何变化。
“残暑消除尽,新凉值万钱”,出伏以后天气越来越凉爽,这个时候正是秋凉的好时节,牢记:1不穿,2不吃,3不去,4要做,都是老一辈的经验,别不当回事!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