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20多年的秘书,67年被赶出中南海,与伟人此生再未能见

毛主席身边有很多任职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这是因为主席有一个习惯——念旧情。原本,有些工作人员在他身边是干不了那么长时间的,但在毛主席的强烈要求下,这些人才足以常年呆在毛主席身边。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秘书,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25年,被人称之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但就在1967年,这位忠心耿耿的秘书却被赶出中南海,自此再未能与毛主席相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毛主席秘书

这位秘书就是胡乔木,191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他从上高中起就时常参加爱国学生们的游行活动,且每次都冲在最前沿。这让很多同学都对他产生了信任,认为胡乔木能带着他们参加革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日本侵略者。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后,胡乔木豁然开朗,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1937年,25岁的胡乔木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来到这里后,他每天心情愉悦,又有使不完的干劲。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在延安实现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远大抱负。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胡乔木的文笔很好,他善于写宣传材料,对党和人民极为忠诚。上级将他连连提拔,1941年,上级找胡乔木谈话,问他愿不愿意到毛主席身边去做秘书?

胡乔木听完这话非常激动,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高兴的他连连点头,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以后会更重。在毛主席身边,胡乔木兢兢业业,毛主席讲话幽默,对工作人员很是宽容,无论什么样的工作人员,来到毛主席身边后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放下那种面对领导人的紧张感,胡乔木也同样如此。

那时很多人都知道蒋介石身边有个文胆,所谓文胆,就是蒋介石身边负责文笔工作的一把手陈布雷。但凡蒋介石要发表什么讲话,或要写什么宣传材料,均出自陈布雷之手。而我党这边,胡乔木几乎负责了毛主席的所有讲话和重要材料起笔。

重庆谈判时期,胡乔木在很多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旨在让一些不了解我党老百姓明白我们是一个怎样的执政党,并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揭发蒋介石妄图破坏和平,发起内战的阴谋。这时的胡乔木已经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了,毛主席对他的工作致以高度评价,称;我这个秘书是和陈布雷较量的武装力量!

兢兢业业

新中国成立那一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胡乔木。建国后,他不仅担任毛主席的秘书,还身兼多职,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通讯社社长。胡乔木担任这么多职位时,有相关部门考虑要很将他调出中南海,组织上认为,胡乔木身兼多职,不能有太多精力负责毛主席这边的工作。

但毛主席却不愿意,他认为胡乔木的工作一向干的很好,即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根本就不需要把他调走。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授意下,胡乔木留在了中南海。依胡乔木当时担任的职位来说,他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领导者。

不过,党内没有任何人怀疑过他的能力,因为大家都看过胡乔木写过的文章,还有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实际上,胡乔木的能力从他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这么多年就可见一斑。毛主席曾多次表扬胡乔木是个对工作负责到底的人,但凡是中央交给他的任务,就没有出现过差错。此外,胡乔木非常低调,建国后有报纸上出现了宣传他的文章,他立刻要求停止这种行为,从这之后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直到他成为中共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时,按照惯例要向全国人民公示委员的信息,他的寥寥百字资料才暴露在公众面前。除了要给毛主席起草文件,胡乔木还把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工作做的井井有条,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参与了宪法的制草。对于一个文学工作者来说,法学的跨度是相当大的,不过,胡乔木仍然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但长年累月的工作也使他的身体极度衰弱,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也不吃饭,40多岁的他就已经患上了胃溃疡,甚至出血过数次。最严重的一次,胡乔木胃出血被紧急送到医院,周总理亲自指示专家团队要全力救治。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在屋里来回踱步,他焦急的说:一定要治好他,他可是个大好人!

由此可见,胡乔木深受领导人们的信任,而且为人忠诚老实,可就是这么一位老实人,却在1967年时离开了中南海。

最后一面

胡乔木的一生写过无数社论,评论,决议,文件,在党的宣传工作方面,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自从身患多病后,胡乔木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应高强度工作了。于是,他到杭州去疗养,胡乔木没有想到,他与主席竟再没有缘分朝夕相处了。

1966年4月,毛主席到杭州视察,胡乔木非常想见主席一面,按说以秘书的身份,他随便打个条子就能得到批示,但这次竟无人回复。辗转找了很多领导,胡乔木终于在上海见到了毛主席,两人的这一面见得很仓促,胡乔木准备好的一肚子话,到了主席面前竟忘了干净。看着主席离去,胡乔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1967年,因为特殊年代的原因,胡乔木不得不搬出中南海,他离开了毛主席。此后,他再也没有与毛主席相见,无论向上级发出多少封申请信,这些信都如同石沉大海那般。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胡乔木认为自己还能毛主席最后一面,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他这成了胡乔木最大的遗憾。

1990年,80多岁的胡乔木开始动手写回忆录,但回忆录还没写完,他就因病逝世。这为中共中央第一笔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但同时也充满了遗憾。这个遗憾就是未能与毛主席好好的见最后一面!

胡乔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中南海   伟人   秘书   多年   身边   乔木   工作   中央宣传部   新华社   蒋介石   主席   延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