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出口达到高峰以后,近几年来的各行各业都进入产能相对过剩期间,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甚至中低端的半导体产业都开始进入价格战,甚至连数据中心这样的科技代表行业都有很大的算力闲置。但是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商业传奇领域的价格下跌,仍然令大家感叹不已,那就是白酒行业,尤其是白酒传奇--茅台酒的业绩承压,令无数人不禁感叹。
在2025年上半年,作为白酒中最为坚挺的“硬通货”飞天茅台的流通价格不断下跌,甚至53度飞天茅台的批发价一度跌破1800元。而其它白酒更是出现价格倒挂、渠道混乱、库存高企等不利现象。
曾几何时,茅台酒不仅仅是一种高端白酒,其背后代表的权力文化和人造稀缺以及白酒文化赋予了其太多的品牌溢价。但是到2025年的今天,似乎茅台也撑不起来曾经高高在上的定价,除了产量最大的飞天茅台不断跌破酒贩子的心理价位外,连部分收藏意义更大的生肖酒系列都在市场上快速跌价。
以炒作意义最强的龙年生肖茅台来看,其刚上市时,市场价格一度被炒作到超过8000元,但是当炒作者开始离场,很快就价格跌落到不足4000。而在2025年8月份在京东平台上更是价格滑落到2500多元。
而在茅台酒零售价格逐渐下滑的时候,茅台为了维持投资者信心和股价,开启了2001年上市以来二十多年首次注销股票式回购,截止7月底已累计回购股份345.17万股,耗资高达53.01亿元,占总股本的0.2748%。
自从2021年茅台股价达到2437元的历史高位后,其已经连续4年开始漫长的阴跌,中间虽然在2024年9月底的股市新政策期间暴涨了一下,但是缺乏业绩支撑下很快又原形毕露,在10月底就又回到了1427元的低位。而从2025年初至8月初,贵州茅台股价已累计下跌超6%,最低时达到1373元的近期低位。作为曾经的A股股王,其在2021年之前,其基本上没有4年还没有突破过历史新高的情况,而现在长期1400元左右的价格水平和2020年下半年基本持平,这也就意味着茅台的股价已经实质上连续5年没有具备价值意义上的上涨,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和未来潜力的估值可能已经触顶。
此次注销回购,本质上就是企业用剩余的未分配盈利来回购股票,然后注销掉,直接减少市场流通股,以此稳定股价。而茅台的基本面也不容乐观,市场定价也逐渐理性,2024年,茅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6%,达到1741.44亿元,净利润则增长15.24%,达到862.28亿元。至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均已放缓至约10%。增速逐渐放缓,表明其增长潜力已经接近透支,资本市场以前给予的给予高增速的定价模式已经迎来改变。
尽管如此,在整个行业中,茅台的表现仍堪称“优等生”。酒鬼酒、金种子酒等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超过50%,部分企业甚至从盈利转为亏损。相比之下,茅台的稳健表现显得尤为难能可贵。然而,从一路高歌猛进到增速明显放缓,茅台的增长势头正在逐渐减弱。
然而,一旦高增长的神话破灭,茅台的高估值形象便有可能崩塌。资本市场向来务实。过去,茅台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市值,源于大众对其年年涨价、瓶瓶翻倍的坚定信心。然而如今,连飞天茅台都无法守住2000元的价位底线,谁还敢赋予其20倍的市盈率?
并且白酒行业的增长期结束后并不是迎来平稳期,而是迎来行业拐点的下滑期,由于新一代消费习惯的变化,白酒行业的增长迎来拐点后,并不是像其他餐饮消费股那样的长期营收和利润稳定阶段,当老一辈的白酒爱好者纷纷离开消费市场后,其迎来的很可能会是基本盘连年缩小,收入和利润连续下降的窘境。
2025年的白酒行业,正遭遇一场犹如地产行业般的“结构性衰退”。一方面,市场需求急剧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同比降幅接近8%,五粮液、泸州老窖的增速更是降至个位数,超过60%的酒企净利润同比减少,超过2000家经销商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持续施压——史上最严“禁酒令”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工作餐严禁饮酒”,这一举措直接截断了白酒在政务、商务宴请场景中的刚性需求通道。
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着库存高企和渠道崩塌的严峻挑战——数据显示,茅台的社会库存量已高达1.2亿瓶,而整个行业的库存总量更是逼近万亿大关。换言之,酒品滞销、消费场景锐减、库存堆积如山、经销商纷纷退场。
部分白酒企业正尝试通过激进的“降度”策略来实现市场转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例如,五粮液推出了33度、29度酒,泸州老窖则在测试6度新品,而洋河则计划推出10度潮饮。但是具体效果仍然有待观察,或许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