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顺德图书馆“口述历史·忆顺德”系列活动走进容桂,特邀“特一级点心师”甘泉兴美点周礼添,带领读者开启传统公仔饼塑形之旅,在面粉与糖浆的温柔缠绵中,探寻舌尖上的传承密码。
活动伊始,“顺德口述历史”《公仔饼塑形密码》将时光拉回旧时顺德。周礼添现场讲述公仔饼的衍生历史、制作种类、用料搭配,他提及老一辈人做饼讲究“三揉三醒”,这样做出来的公仔饼才能酥而不硬、甜而不腻。
周礼添现场展示如何揉面,孩子们体验了印模塑形和手作塑形两种揉法。大家正在做各种造型的面食。印模塑形将面团压入雕花木模,轻敲脱模即成,小读者们争相挑选生肖、锦鲤等图案模具,“啪”一声脆响,花纹清晰的饼坯便跃然案上。手作塑形更讲究指尖的巧劲。师傅三指捏住面团尾部轻轻一捻,手腕灵巧转折,老鼠的细尾巴便螺旋而出;再以指甲在面团顶端轻挑两下,一对圆耳瞬间立起。
当烤箱“叮”声响起,金黄油亮的公仔饼香气四溢。孩子们捧着各自的作品左看右看,有的舍不得下口,有的已偷偷咬掉小鼠的尾巴。
“公仔饼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有哪些常见的印模?”“想脱模更容易,要怎么处理呢?”互动环节中,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
“原来小小一块饼里藏着这么多故事”,小读者们惊叹不已,而家长则感慨:“这口酥香,和我小时候赶圩买的一模一样。”周礼添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欣慰地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就不会消失。”
顺德图书馆表示,这场活动恰似一颗文化种子落入心田,未来将持续进行“口述历史”,深入探讨灰塑、饼艺、龙舟等文化瑰宝,让传统文化在口述中得以传承和创新。
文/顺德融媒记者王艳美 区图书馆供图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