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全球机器人顶级会议IROS 2025上,绳驱AI机器人公司星尘智能宣布展示了全新升级的“本体-遥操-模型”领先平台,持续发布多项创新成果:超远程遥操作系统,已成功在跨省、跨国的真实客户场地中完成能力验证,打造可靠的“远程专家分身”;半身机器人Astribot S1-U,可供灵活部署和商业化批量定制;AI系统DuoCore在模型侧支持爆米花制作、饮料售卖等全自主商业服务。
在10月19日,星尘智能还与领益智造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益机器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含技术合作,产品批量采购、应用落地等。领益机器人是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全球领先的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等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机器人领域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已为行业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等方面有成熟经验。
此次合作基于双方核心优势形成精准互补,构建起覆盖“供应链深化、场景共创、产业培育”的三维合作架构,每项合作均明确具体落地路径,共同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打造合作范本,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双方以“硬件生态筑基+具身智能方案赋能”的强强联合模式,聚焦供应链协同、场景创新与工业具身智能落地展开全链条合作,标志着领益智造在“全球TOP3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进一步完善“核心部件-整机方案-场景应用”的产业闭环。
▍双方合作详情一览
机器人大讲堂获悉,在供应链深度协同层面,双方将建立专项协同优化机制,通过“定制化供应+批量采购”的双向绑定,共同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领益机器人凭借母公司领益智造20年精密制造积淀,让星尘智能优先获得领益智造精密制造全工艺支持(包括CNC加工、MIM、压铸、3D打印等),以及关节模组、整机组装的一站式代工支持,加速产品迭代并优化成本。
在场景创新合作层面,双方将共同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展开深度合作。领益机器人开放母公司全球制造基地的工业场景资源,提供物料搬运、精密组装等真实业务场景的数据与环境支撑;星尘智能则输出其绳驱AI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双方联合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智慧仓储等场景的规模化部署,将工业制造过程中枯燥重复、不安全、困难的任务自动化,减轻工人的重复性劳动负担,使其能专注在无法自动化的技能与流程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在工业具身智能培育领域,双方瞄准产业人才缺口,星尘智能参与领益机器人关联方筹办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技工学校相关工作,支持具身机器人产品支撑教学实训,反哺技术迭代,塑造行业人才认证体系,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与推广应用。未来,双方将探索成立合资公司等深化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和双方产品与品牌能力提升。
▍双方核心优势都在哪?
星尘智能是绳驱AI机器人的定义者,也是业界首个量产绳驱AI机器人的公司。其核心产品Astribot S1基于“Design for AI”理念和高技术壁垒的绳驱传动设计,模仿人类肌腱的运动与力控方式,让机器人能实现传统刚性机器人难以兼顾的高表现力与高安全力,尤其适合复杂灵巧操作和与人紧密交互的场景。目前,该机器人已在科研、商业服务、文娱展演及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头部客户落地应用,凭借“本体+数据+模型”端到端闭环和具体场景探索,推动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与商业化落地,向“让数十亿人拥有AI机器人助理”的愿景迈进。
机器人大讲堂在星尘智能媒体会过程中获悉,绳驱方案是其技术护城河的核心,也是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差异化突破。该方案以“模仿人类肌腱” 为底层逻辑,通过肘关节、胸腔等部位电机后置实现关节与动力解耦,搭配金属绳传动,既解决了传统工业机械臂的刚性问题,又通过独特的补偿算法将绳驱弹性误差从 3-5 毫米压缩至 0.03 毫米。这种方案不仅带来高力透明度(如 “盲人开门” 般的力感反馈),还具备结构轻量化与被动柔顺性,机器人可“敲桌子、打鼓” 却不易损坏,测试后寿命预测可达3-6 年,并且支持模块化更换零件。
更关键的是,星尘是全球首家实现绳驱机器人量产的企业,依托中国成熟的绳供应链,成本有望比谐波减速器低一个量级,比多级行星减速器更具性价比,彻底打破了 “绳驱仅适用于灵巧手” 的行业偏见,星尘智能已针对该技术布局专利以及生产护城河。
在产品与技术战略上,目前星尘构建了“本体 + RUI 层 + AI 模型” 的三位一体架构,贯穿 “产品化思维”,其本体是基石,以 “超人类性能、高拟人性” 为目标,运动范围、负载、动态响应速度均对标或略超人类,腕关节球形设计实现全仿真活动,甚至支持6 岁儿童零门槛操作;中间 RUI 层(Robot UI)以遥操为核心,近程适配实验室防化操作、超远程已在跨省、跨国的真实客户场景中完成实战化验证,该遥操作系统也是AI 的数据引擎,数采效率远超行业。
据悉,S1能1 秒完成 pick and place 动作,同类机器人需7-10 秒;AI 层则以 “快慢系统” 为核心架构,慢系统负责低频决策,快系统实现高频动作,搭配全身 VLA 模型、元技能迁移和全真机数据集,已经形成 “遥操采数据→AI 训练→遥操兜底” 的商业闭环。
星尘智能CEO来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遥操作不是过渡期,可与AI自动化组合,短期做为数采利器,中期解决corner case,远期参考自动驾驶,可长期作为安全兜底”。同时,星尘还推出模块化产品矩阵,从全身机器人到即将在 IROS 发布的半身产品,星尘智能旨在推出面向科研用户的 “all in one” 平台,精准覆盖科研与商业需求,践行 “有价值的上半身,可落地的下半身” 理念。
▍星尘智能IROS展位精彩仍在继续
在IROS现场,星尘智能将继续开放“人人可上手”遥操作报名体验,打破行业中“只可远观”围栏中的展示惯例。这一“零门槛”体验设计背后,直观印证了机器人在硬件表现力、系统鲁棒性与交互安全性上的卓越水准。场景区将动态演示生物医药实验、精准喷绘等长序列复杂任务,凸显绳驱技术在高难度操作中的独特优势。
星尘智能创始人兼CEO来杰表示:“本次IROS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平台化解决方案获得商业验证的关键里程碑。我们正在构建‘技术突破-场景验证-数据反馈-模型优化’的正向飞轮,确保交付给客户的不再是单一的机器人硬件,而是一个能持续进化、创造价值的All in One智能平台。这坚实的一步,正推动我们向着‘让数十亿人拥有AI机器人助理’的愿景迈进。”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