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家里还有点糯米面,这还是正月十五摇元宵时剩下的点糯米面,我想,这糯米面再不做着吃了,会长虫的,做什么吃呢?又不摇元宵了,炸油炸糕怕炸不好,想了又想,还是把它蒸了粘糕吧,年糕放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了,就拿出来蒸馏两块,还新鲜,还爱吃。
我还记得怎么蒸糕呢!现在已有五六十年不蒸糕了。在六七十年代,还是在自己的娘家跟我母亲学会的蒸糕的。
那时候,每逢过年,家家都蒸糕,我们是北方山区,没有江米,都是生产队里种些黍子,将黍子脱去皮碾成大黄米,把大黄米在碾成黄米面,在掺和上黄玉米面一起在蒸糕。
那时候,我家人口多,有八九口人,做饭用的是七号大铁锅。到了腊月二十几,人们就开始推糕面蒸糕了,煮些生产队分的小红豆,有家里枣树结的枣,烧柴火蒸糕,不一会儿,一锅黄灿灿的黄米粘糕就出锅了,可香了,满屋子都是蒸糕味……。
自从结婚到县城里,自己就没有蒸过糕。因为县城里不种粮食,也是生产队,以种疏菜为主,收下来的疏菜交县城菜业部门,他们按照疏菜质量和分量来兑换现金。那时候我们吃的是“统消粮”,不是商品粮,“统消粮”也是从粮库里去买,都是成品粮,我还记得那时候,每人每月供应30斤成品粮,其中有6斤小麦,14斤玉米粒,10斤红薯干,粮食买回来自己还得找地方加工,加工后才能食用。
我们以种菜为主,卖了菜的钱买粮库里供应的粮食,那时候,根本看不到黄米和糯米面,也就无法蒸糕吃糕了。
改革开放以来,撤销了粮库,私人粮油店慢慢的兴起,粮油店中,什么粮食都有,白面、大米、小米,江米,玉米面,糯米面,各种豆类……,样样齐全,应有尽有。
农村大集上,也是什么粮食都有。自己生活中想买什么,都可以买到的。
昨天,昨天为了不浪费那点糯米面,自己又蒸糕,午饭后,就开始忙和起来,煮红小豆(这红小豆是老妹自己种的,给我们拿来的。)煮大枣,(大枣是儿子网购新疆大枣)开着两个火,一个煮小豆,一个煮大枣。然后坐上蒸锅,放好了水开火,再坐一壶开水,将糯米面和玉米面打成疙瘩汤样子,蒸锅铺好垫子,放上煮好的红小豆,再洒糯米疙瘩汤粉,一层后就放煮好的大枣,然后再洒一层糯米面粉,最后盖上蒸锅盖开大火蒸糕,蒸至25分钟后,关火,在停5分钟,这锅糕就蒸好了,打开锅盖,黄灿灿的还不错,一锅糯米面糕就蒸好了,满屋子都是蒸糕味。随后,我小心翼翼的将蒸好的糕,切成四方块,放在了篦子上。
傍晚吃吃饭时,桌子上端上了一盘我蒸的糯米糕,虽然没有以前用大锅蒸的黄米糕好看,到吃着还不错,儿子儿媳都夸奖我说:“我妈还会蒸糕呢。”我很高兴,自己还没有忘记怎么蒸糕的顺序呢。
我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们想吃糕,我还会给你们蒸的。”
2025年4月18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星期五。
(自述)
(有的图片来自网络)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