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一滴也别喝!科学家发现,2020年全球有74万人因饮酒患癌

夜幕降临,小区广场上的张大爷又端起了自家小酒杯,和老友们边聊边喝。一旁的孙女看不过去,劝了一句:“爷爷,现在都说酒不能随便喝了,对身体不好。”张大爷却拍着胸脯笑道:“咱这点酒量,身体没啥事!”这种看似温馨的小场景,其实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甚至还有不少朋友坚持“滴酒养身”“适量无害”论。

可是,您知道吗?就在去年,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组数据,2020年,全球有74万人因饮酒患上癌症!这个数字让无数人一瞬间沉默了。从白酒、红酒到啤酒,“一滴都别喝”竟然成了权威给出的结论。难道适量饮酒真的和患癌脱不了关系?“酒是百药之长”会不会早已过时?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聊聊:饮酒到底对健康有多少风险?“一滴酒都别喝”背后又藏着哪些科学证据?尤其是第三种致癌机制,许多人从未重视过。

过去有关“适量红酒利心脏”的新闻一度甚嚣尘上,人们更是习惯了“无酒不成席”的生活方式。但当我们反思数据,你会发现事实远比传言更残酷。

《柳叶刀·肿瘤学》2021年国际顶级研究数据显示,仅2020年,全球就有大约74万例新发癌症患者与饮酒有关。这还不是聪明的吓唬人!研究涵盖185个国家和22种癌种,结果明确:18.97万例食管癌、15.47万例肝癌,以及大量结直肠癌、口腔癌、咽喉癌等,都在“酒桌”饮酒群体里大大增多。比起不喝酒的人,“爱小酌”的患癌风险高出数倍!

更重要的是,研究几乎“直接否定”了所谓的“安全饮酒量”,科学家结论非常明确:饮酒无最低安全剂量,甚至少量也有累计风险。这句话,有如当头棒喝。

那么,为什么饮酒和癌症之间会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独家揭秘:酒精致癌的三大机制让你细思极恐

很多人对“酒伤肝”“喝大了胃难受”并不陌生,但饮酒与癌症挂钩,背后有三大关键机制,值得每个人警惕:

酒精分解产物乙醛是一级致癌物。当我们饮酒后,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攻击DNA,促进细胞突变。医学研究显示,普通人饮酒后血液乙醛浓度能升高百倍,而乙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类致癌物

酒精损伤黏膜,为致癌物“开路”。酒精会削弱口腔、食管、胃等消化道的屏障,大大增加致癌物质的吸收机会。

长期饮酒导致免疫抑制和慢性炎症。慢性酒精刺激会持续伤害肝脏、抑制免疫系统,让本应被清除的“异变细胞”有机可乘,变成严重肿瘤。相关数据显示,长期饮酒者肝癌发病率比不喝者高75%-100%,心房颤动风险提升10%-15%。

让人更意外的是,我国约有40%的亚洲人群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代谢酒精的能力差,脸红反倒是身体自救的警报,而脸不红、酒量大的人,更容易因毒性累积长期中招。

但问题远不止癌症。酒精还和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病、抑郁症等慢性疾病紧密相关。长期每天饮用约20g酒精的人(约一瓶啤酒),患病风险较从不饮酒者上升20%-30%。别等体检单上“肝功能异常”才追悔莫及。

健康警报拉响:想远离酒精危害,从现在开始

既然饮酒“无安全剂量”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结论,彻底断酒才是保证健康的最佳方式。你不必觉得完全不喝很难做到,试试下面这些可操作的小建议,会让生活变得简单且安心:

主动创造无酒环境。聚会用无酒精饮料、苏打水代替酒,给自己和身边人一份健康的选择。

公开“戒酒计划”。和家人朋友摊开说“我戒酒了”,不会有人真正介意你的用心,反而容易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记录每一次饮酒动机。哪怕只是在日记上记下当晚喝了多少,写明原因,这种自我提醒远比“逞酒劲”强。

关注身体信号及时就诊。频繁口腔溃疡、肝区不适、容易乏力、睡眠质量下降……都是身体在“警告你”。别拖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或戒酒门诊帮助,才是负责任的选择。

如若已有酒精依赖困扰,一定要及早寻求心理或临床帮助。

其实,很多人戒酒三个月后,肝功能、血糖、体重等健康指标都显著改善,有的人甚至转氨酶回到正常,整个人都变得轻松有活力。比起“喝酒解乏”,无酒生活才是真正的健康赢家。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世界卫生组织酒精与健康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亚洲人群酒精基因多态性健康影响报告》
《中华消化道肿瘤预防临床共识》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养生   全球   酒精   乙醛   世界卫生组织   癌症   健康   致癌物   身体   风险   数据   肿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