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王毅外长还在访欧,我国宣布对欧重大决定,中欧峰会有变

全球经济风暴眼再度转向欧亚大陆。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球货物贸易指数跌至98.5,创近三年新低。

欧盟对华新能源汽车出口下降12%,中欧双边贸易月度波动率升至历史高位。7月初,王毅外长在欧洲密集外交斡旋,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白兰地反倾销终裁。

还未等王毅离开欧洲,中欧局势骤然紧张,7月下旬的中欧峰会也因此蒙上阴影。这一连串变化,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全新博弈阶段。

中国对白兰地动真格

7月4日深夜,中国商务部官网挂出重磅公告:自7月5日起,对原产欧盟的白兰地实施为期5年的最终反倾销措施,倾销幅度认定为27.7%至34.9%。这一裁定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24年就已启动调查,欧盟相关企业可选择价格承诺来豁免反倾销税。

欧洲议会刚刚讨论完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白兰地反倾销的“靴子”立刻落地。中国此举释放出极强信号:在中欧博弈的关键时刻,中方不再等待外交“客套”,直接用实实在在的经济杠杆说话。

王毅外长此时正在欧洲与冯德莱恩、科斯塔、卡拉斯、巴罗等欧方高层密集会晤。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原本应是庆祝与合作的高光时刻,却因多重摩擦变得格外敏感。

中国选择在会谈期间“提前出手”,战略意图不言而喻:对欧盟强势回击,打破欧方在关键议题上的“主导地位”。

美媒渲染与欧盟“强硬”

彭博社当天连发两篇报道,炒作“中国取消中欧峰会议程第二天安排”以及白兰地反倾销税,渲染“中欧关系紧张”“中方提前下逐客令”。美国舆论急切试图将中欧经济摩擦扩大为“战略对抗”,为美欧关税僵局制造舆论压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迅速澄清,议程调整属于中欧双方协商,领导人峰会仍在筹备,沟通顺畅。事实上,欧美媒体的“紧张论”并无实质基础,欧盟在特朗普新一届政府强硬关税政策影响下,已对与美达成实质协议不抱幻想。

美方对欧盟挥舞关税大棒,欧盟高层在新能源汽车、稀土、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对华态度更趋强硬。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多国政要频频表态,要求中国“公平竞争”“放宽市场准入”,对中国稀土出口、外资政策提出更高要求。

王毅在多场会谈中直言,中国稀土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全球供应链安全,欧盟不应人为制造矛盾。

从“伙伴”到“实力博弈”

王毅外长在欧洲多场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中欧关系的本质是伙伴而非对手,合作才是主旋律。过去50年,中欧从陌生到战略伙伴,贸易额实现十倍增长。如今每日中欧贸易额已达到双方建交初年全年的总量,利益高度交融。

中欧分歧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关税、俄乌冲突、稀土出口、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领域。欧盟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成长表现出明显戒心,担忧自身制造业被边缘化。

在俄乌问题上,欧方持续向中方施压,要求明确立场。王毅明确表态,中国不是危机当事方,始终推动停火和谈,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中欧完全可以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在稀土问题上,王毅强调,中国的做法无可指责,既不针对某一国家,也未违反世贸规则。稀土应成为合作点而非矛盾点。

多轮谈判后,欧方在新能源汽车与稀土领域并未展现实质让步。中方果断出手,提前宣布反倾销措施,用实力重设谈判基调。

“实力谈判”新范式

中国选择在王毅访欧期间直接宣布反制,被视为“实力谈判”的范例。以往中欧谈判中,欧方惯于主导议程、设置议题,给中国施加压力。此次中国主动调整节奏,用实际行动打破欧盟“颐指气使”的惯性。白兰地反倾销案成为中方强势反击的标志性事件。

欧盟相关企业并非没有“出路”。只要接受中国商务部规定的价格承诺,即可避免反倾销税。措施公开透明,完全符合世贸规则。反观欧盟在电动车、风能等领域的“双重标准”,更容易引发国际社会质疑。

彭博社等美媒渲染“中国下逐客令”,实为美国对中欧接近的焦虑写照。欧美经贸谈判陷入僵局,欧盟在华政策愈发复杂。中国则通过法律合规、提前反制等措施,掌控议价节奏,打破欧盟在谈判桌上的“心理优势”。

中美伦敦经贸谈判刚刚达成阶段性缓和,特朗普政府却加紧撬动东南亚国家,试图在转口贸易、供应链等方面围堵中国。

中国将外事重心转向欧洲,意图在美欧经贸僵持期争取欧盟在全球供应链、技术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同时反制美方遏制。

欧盟高层在新能源汽车、稀土、俄乌等问题上“油盐不进”,中国主动出击,释放“实力+利益”并举的信号。

中国不再以被动姿态应对外部压力,而是以“你来我往”的攻防节奏展现大国风范。未来中欧博弈将以硬碰硬为主,合作与竞争并存,谈判桌上再无一方可以“颐指气使”。

中欧峰会走向与全球经贸新格局

中欧峰会原定于7月下旬举行,随着白兰地反倾销案落地,欧盟将如何回应?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稀土等领域的“实力博弈”是否会升级?欧盟若选择进一步施压,是否还会有中国新的反制措施?

国际资本市场已开始反应。7月5日,欧盟白兰地龙头企业股价普遍下跌。中国新能源板块则在政策“护航”下震荡走高。

多家智库预测,未来数月中欧贸易摩擦或将持续,但合作空间同样庞大。德国工商大会声明,中欧市场互补性强,理性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中欧关系已进入“分歧常态化、合作结构性”的新阶段。白兰地反倾销案宣示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强硬底线。

欧洲想要“说了算”的时代结束,未来谈判将以真实利益和实力为基础。美媒“紧张论”难掩中欧合作的巨大现实需求。

参考资料:

央广网:2025-07-03 16:32:王毅外长访问欧洲 外交部介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欧   外长   峰会   我国   王毅   中国   欧盟   白兰地   稀土   新能源   欧洲   反制   关税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