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这40多年,我国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国家,硬生生爬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2023年,我国GDP高达18.5万亿美元,虽然跟美国的26.9万亿比还有差距,但这体量已经够吓人了。
我国的增长速度,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猛,但2024年预计还能保持4.8%,甩开美国和欧洲好几条街。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2023年出口额3.6万亿美元,进口2.8万亿,顺差8000亿。这意味着中国造的东西全世界都在买,从衣服到手机,再到高铁、光伏板,供应链里没中国还真不行。进口也不少,说明中国市场也敞开了大门,全球商品往这儿涌。
美国媒体对我国的报道,经常带着点警惕的味道。《纽约时报》发文,说中美贸易关系快崩了,搞不好全球经济都得跟着抖三抖。他们找了几个经济学家,说贸易战拖下去,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华盛顿邮报》直接喊“全球贸易末日”,说美国搞保护主义,非但挡不住中国,反而把自己逼到墙角。
他们觉得中国不光在贸易上占优势,还在玩更大的局。比如“一带一路”,比如人民币想挤进国际货币圈,再比如高科技领域猛砸钱。这在他们眼里,就是中国在憋大招,要打一场经济上的“持久战”。
我国14亿人,中产阶级越来越多,买车、买房、旅游、玩科技产品,需求旺得不得了。外国企业一看,这么多顾客,不来捞一把都对不起股东。
5G、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我国这几年玩得转。华为、中兴的5G设备满世界铺,比亚迪的电动车卖到欧洲,连特斯拉都在上海建厂。技术牛了,投资自然跟得上。
中国政府也不是傻坐着,出台一堆政策拉外商。市场准入放宽了,营商环境也优化了,外企来这儿做生意,门槛低了不少。
以前我国的股市、债市对外挺封闭,现在不一样了。外国投资者能买A股、买国债,连期货都能玩。这么一开放,钱不就哗哗地进来了?
中美这几年打贸易战,算是全球经济的大戏。2018年特朗普点火,加关税、搞制裁,2020年签了个第一阶段协议,消停了一阵。拜登上台也没松手,2022年继续对中国高科技企业下狠手,比如限制芯片出口。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023年的数据挺有意思:美国从中国进口4,500亿美元,出口1,500亿,逆差3,000亿。比以前小了点,但问题还在那儿摆着。美国想压住中国,可中国也不是好捏的软柿子。
这贸易战不光是两国的事儿,全球供应链都跟着乱。不少企业怕关税,跑去越南、印度建厂。可真去了才发现,成本高、效率低,跟中国的成熟产业链没法比。结果有的还得灰溜溜地回来。
“一带一路”2013年提出来,到2024年已经拉拢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超1万亿美元。修路、建桥、搞港口,我国带着大家一起发财,也顺便把自己的影响力撒出去。
还有人民币国际化。2023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里占3.2%,排第五。虽然跟美元和欧元比还差得远,但这趋势是往上走。我国想让人民币更有话语权,慢慢摆脱美元的影子。
2024年,我国在AI、量子计算、生物技术上的研发支出达到3,000亿美元,占全球20%。这不光是钱多,是真有成果。AI领域,百度、腾讯不比谷歌差多少;新能源车,比亚迪都快把欧洲市场搅翻天了。
美国媒体老盯着我国喊“威胁”,但这说法多少有点片面。他们总觉得我国崛起是要抢美国的饭碗,可现实是,全球化这盘棋,谁也离不开谁。我国经济起来,给全世界贡献了多少增长?光看出口就知道,多少国家靠中国货过日子。
我国在全球经济里越来越重,这是事实。美国媒体喊“持久战”,听着吓人,其实也就是我国在稳扎稳打,把自己的日子过好,顺便带带别人。钱往我国流,说明市场看好这儿的机会,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我国肯定还会往前冲,美国媒体爱咋说咋说,咱们看事实就行。全球经济这盘棋,变化多着呢,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真本事。
参考资料
美财长:特朗普正为与中国达成协议做准备,与中国谈判将是持久战 中国国情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