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给美国农民致命一击的,竟然是特朗普的好朋友米莱,两天闪卖20船大豆后,又对高粱下手了!
今年 9 月,美国农场主本来该有个好收成季。可这群农场主刚把收获的喜悦挂在脸上,转头就笑不出来了:中国已经整整 5 个月没从美国买过一粒大豆。
要知道,中国以前可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现在突然断了采购,美国农场主瞬间慌了神。不少人对着满仓的大豆叹气,有的甚至开始担心下个月的房租、农机贷款能不能还上 —— 毕竟大豆卖不出去,手里就没现金流,日子根本没法周转。
就在美国农民愁得睡不着觉的时候,阿根廷突然插了一脚。他们直接宣布取消 26% 的大豆出口税,等于把大豆价格往下压了一大截,摆明了要搞 “降价清仓”。
这招一出,原本还在观望的国际买家全往阿根廷跑,直接把美国大豆最后那点市场份额给抢光了。美国农场主看着自家仓库里的豆子,心里的希望算是彻底凉了。
可阿根廷没打算见好就收 —— 抢完大豆的销路,他们转眼就把目光对准了另一个市场:高粱。没过多久,阿根廷农业部门就放出消息:要提高高粱的出口标准。
具体做法是把容重、杂质含量这些指标卡得更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专门照着中国市场的需求调整的,就是想让自家高粱更合中国买家的心意。
香港那边的《南华早报》在 10 月 6 日发了篇报道,里面提到一个关键信息:阿根廷这波调整高粱标准的操作,说不定会让美国和阿根廷的关系再添新矛盾。毕竟美国本来就想保住高粱市场,结果阿根廷直接上门 “抢生意”,换成谁都得不痛快。
有数据能说明阿根廷这波操作多 “精准”。今年 1 到 8 月,阿根廷一共出口了 123 万吨高粱。这里面有 122 万吨都运去了中国,差不多把阿根廷的高粱出口全交给中国市场了。
要知道,在特朗普当初挑起贸易战之前,中国市场上 90% 的高粱需求,都是靠从美国进口来满足的。现在风水轮流转,阿根廷靠调整质量标准,直接把美国从中国高粱市场里挤了出去,成了新的 “香饽饽”。
阿根廷的思路其实很清晰:先靠零出口税抢大豆市场,再靠升级质量标准巩固高粱的地位。9 月 22 日那天,阿根廷政府不光取消了大豆的出口税,连玉米这些农产品的出口税也一并临时取消了。
这政策效果来得特别快 —— 短短两天时间,阿根廷就促成了 70 亿美元的农产品销售额,而且这些货物里,绝大部分都装船往中国运。这种 “价格让利 + 质量升级” 的组合拳,打得美国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美国农民的日子现在是越来越难了。中国市场丢了之后,美国大豆的价格跟着一路往下掉。之前每蒲式耳还能卖到 10 美元,现在直接跌到 8 美元以下,有的地区甚至更低。
价格一跌,不少农场主撑不住了,面临破产的困境。而且今年农场主破产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 55%,光是中西部那些大豆主产区,每月都有十几家农场关门。
高粱这边,美国的处境更惨。今年 7 月,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高粱数量,比去年同期少了 95%。去年这个时候还能卖 140 万吨,今年直接掉到 8.2 万吨,几乎等于没什么订单。
就在美国高粱没人买的时候,巴西这些南美国家赶紧补了上来 —— 他们还专门修了新的物流通道,就是为了更快把高粱运到中国,把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全填上。
面对这局面,美国政府想了个 “迂回战术”。9 月下旬,他们给阿根廷递了个橄榄枝,提出一个 200 亿美元的援助计划,里面包括货币互换、购买阿根廷债券这些内容。
美国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靠这笔钱影响阿根廷的贸易政策,让对方别跟中国走太近,给美国农产品留条路。
可阿根廷没接这个茬。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市场给的是实打实的即时收益,下了订单就能拿到钱,货物一装船就有回款;而美国这 200 亿援助,里面有不少附加条件,而且到账时间没个准儿,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阿根廷总统米莱权衡了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优先跟中国做贸易 —— 毕竟真金白银的交易,比画饼充饥靠谱多了。
其实这背后,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早就悄悄变了样。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推进 “进口多元化 + 国产替代” 的策略,就是为了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
拿 2024 年的数据来说,中国从南美国家进口的大豆,占了总进口量的 70% 以上;反观美国,在中国大豆进口里的占比,直接掉到了 21%。今年这趋势更明显,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几乎等于归零,连之前的零头都不到。
而且中国不光在买,还跟阿根廷、巴西这些国家深化合作。双方不光签了长期采购协议,保证货源稳定,还一起搞港口建设、做农业技术交流。
比如阿根廷为了更快把大豆运到中国,专门升级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装卸设备;巴西也修了新的铁路,把内陆农场的高粱直接运到港口。这些操作下来,中国和南美国家的供应链越来越稳,美国想插进来就更难了。
美国现在的困境,其实是在为之前的贸易政策买单。当初特朗普政府搞的关税战,本来想靠加税逼其他国家让步,结果非但没达到目的,还把美国农业拖进了被动局面。
美国农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 他们起早贪黑种庄稼,到头来因为政策失误,粮食卖不出去,只能看着满仓的作物发霉,有的甚至要卖掉祖辈传下来的农场才能还债。
反观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倒是抓住了机会。他们靠灵活的贸易策略,一会儿降税抢市场,一会儿升级质量留客户,一步步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站稳了脚跟。就像这次抢大豆、攻高粱,每一步都踩在美国的薄弱点上,既赚了钱,又巩固了和中国的合作关系,可谓是 “一举两得”。
现在来看,阿根廷在大豆和高粱市场上的动作还没停。他们最近又在跟中国谈新的高粱采购协议,据说还想把出口量再提一提。
另一边,美国农业部门虽然急得上火,却没什么好办法 —— 想降税,政府没钱补贴;想找其他买家,全球能吃下这么多农产品的,也就只有中国市场。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巴西也没闲着。巴西今年加大了高粱种植面积,还引进了新的品种,打算跟阿根廷抢中国市场。这就意味着,美国不光要跟阿根廷竞争,还得面对巴西的挑战,未来的出口压力只会更大。
信息来源:
新派新闻: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标准: 就算得罪美国, 也得卖给中国
和讯网:阿根廷:取消农产品出口关税,全球豆系市场迎利空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