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九点睡被推翻了?医生发现:过了60岁,睡觉尽量要做到这6点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被一句话困扰过: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睡觉,否则就算你睡得再久,身体也得不到修复。

这个说法一度被当成“养生铁律”在各种场合反复被强调,仿佛只要一过九点还没睡,就等于在透支生命。然而,近几年不少医生在临床中发现,事情根本没那么绝对。

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比起一味地早睡早起,更重要的是睡眠的“质量”和“结构”。

甚至有专家直言,硬性规定几点上床反而会适得其反,让睡眠变得更糟,身体反而不如以前。

其实,睡眠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完成的激素分泌、细胞修复、记忆整理、免疫调节等过程,几乎覆盖了全身的健康运行。

联合国老龄化研究中心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超过65岁的人群如果睡眠不达标,平均寿命会缩短4.7年,而睡眠质量高的人,罹患慢性病的风险会下降37%。

所以,比起“几点睡”,医生更在意的是睡得“对不对”“好不好”。

首先,很多人没意识到,睡眠的“时钟”随着年龄在不断变化。

年轻人由于褪黑素分泌充足,通常入睡快、睡得深,而老年人褪黑素下降,生物钟提前,会更早产生困意,也更容易早醒。

这就导致不少人晚上八九点就上床,凌晨三四点醒来,明明睡够了时间却一整天都困倦乏力。中国老年学会的数据表明,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40%的人因为“太早上床”导致凌晨醒来后再也睡不着。

换句话说,过早入睡是老年人失眠的隐形原因之一。医生因此提醒,与其死守九点入睡的“老规矩”,不如顺应身体节律,在自然困意出现时再入睡,哪怕是十点半、十一点也不妨事。

其次,睡眠时长比时间点更值得关注。大多数老年人一晚上需要6到7.5小时的睡眠就能满足身体需求,如果为了凑“八小时黄金睡眠”而强行早睡,反而会让生物钟紊乱。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如果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反而心血管疾病风险会上升12%,这说明“越多越好”并不成立。

合理的睡眠时长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状态和白天精神表现来判断,如果白天精力充沛、记忆力正常、没有明显嗜睡,就说明睡眠时长是合适的。

然后,睡眠结构的完整性也是判断好睡眠的核心标准。很多人以为只要睡着了就算“休息”,殊不知如果深睡眠比例过低,大脑和内脏根本得不到修复。

日本东京大学一项覆盖8000名老年人的研究表明,深睡眠低于总睡眠时间15%的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4倍。

提高深睡眠的方法不在于提早上床,而在于白天多接触自然光、保持规律的活动和饮食。

医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让身体白天“累够了”,晚上才睡得“踏实”。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度的白天活动是保证夜间睡眠结构的重要环节。

再者,睡眠的规律性比入睡时间更能影响健康。很多退休后的人习惯随心所欲地睡觉,今天九点,明天十二点,生物钟完全乱了套。

结果是睡得多却醒得累,甚至影响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上海一项对3000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睡眠时间波动超过2小时的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规律睡眠人群的2.3倍。

因此医生建议,无论是十点睡还是十一点睡,都尽量固定时间,不要频繁变动。

固定时间的睡眠习惯,会让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保持在稳定状态,也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

此外,很多老年人忽略了睡眠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温度、光线、噪音的耐受性下降,哪怕是一点点干扰都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研究表明,卧室温度在20℃到23℃之间时,老年人的深睡眠时间平均增加17%;夜间噪音超过35分贝时,睡眠结构紊乱的概率翻倍。

医生提醒,改善睡眠环境远比“几点上床”更有意义,舒适安静的卧室能直接提高睡眠质量,让身体的修复和代谢在夜间顺利完成。

最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睡眠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人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容易焦虑、胡思乱想,这些情绪都会延长入睡潜伏期,降低睡眠深度。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焦虑的老年人深睡眠占比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这恰恰是免疫系统修复的关键时段。

医生建议在睡前建立“缓冲带”,比如泡脚、阅读、轻度拉伸,帮助身体和大脑从兴奋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这样不仅能更快入睡,还能让睡眠质量提高一个层级。

从整体来看,60岁以后,所谓“九点睡觉才健康”的说法已经不再科学。

睡得早不代表睡得好,甚至可能因为破坏了生物节律而让身体更累。

睡眠的意义不在于和时间赛跑,而在于是否顺应了身体的节奏、是否保证了深睡眠、是否保持了规律性。

很多老年人白天总觉得疲惫、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睡得少”,而是在于“没睡好”。

阳光明媚的一天,脸上戴着帽子的高加索老人睡在海滩的吊床上

总的来说,进入老年后,睡眠管理是一件需要用心调整的事。别被那些看似权威的“几点睡”绑架,也别把早睡当成唯一的健康标准。关注身体节律、保持稳定作息、营造良好环境、调节心理状态,这些才是让身体真正恢复活力的关键。

换句话说,能否睡得好,决定了你余生的生活质量。要知道,睡眠不仅仅是休息,更是身体的“修理厂”。照顾好它,就是照顾好自己的晚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人睡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邓倩,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在农村老人体力活动和 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24-04-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养生   医生   发现   睡眠   老年人   身体   白天   状态   节律   人群   时间   生物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