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耿飚坚持将中国飞地坎巨提划归巴基斯坦,为何?

在中巴划分国界线时,巴方提出坎巨提一直都是他们在管,因此,坎巨提应该是属于他们的。

在英国抢走坎巨提前,这块地方是中国的一块飞地,虽然巴方接手了一段时间,但现在理应还给我们。

然而,耿飚却坚持不要坎巨提,同意划给巴方,作为著名“外交将军”,耿飚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飞地坎巨提

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方言中也称为“瓯脱地”。 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从飞地上解释中就能够看出坎巨提和中国之间其实是有一段距离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清朝时,坎巨提其实也并不是清朝的领土,而是一个“藩属国”。

作为大国,拥有一些藩属国也实属正常,而坎巨提和清朝所建立的藩属国关系大概持续了超过170年,还是非常久的一个时间,因此,在后来也就有了几分坎巨提是清朝领土的意味。

不过,坎巨提的环境其实并不算好,面积不大,高原和山谷以及冰川几乎占据了整个坎巨提,可以称得上环境十分恶劣,全年能够通行使用的时间大概只有三个月左右。

但是坎巨提的位置却十分重要,尤其是俄国的扩张已经到了帕米尔地区,如果继续扩张,那么俄国和英属印度将直接对上,而且俄国说不定会直接选择继续扩大,那么,英属印度可能会成为俄国的囊中之物,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坎巨提就变得十分重要。

因此,英国没有和当时的中国打招呼,甚至没有任何通知,直接带兵占领了坎巨提,而当时的清朝正处于焦头烂额中,根本顾不上坎巨提,也只能任由英国占领。

而后,英国为了英属印度的安全,就想要将坎巨提这块地彻底拿到手里,为此也花费了不少力气,之后更是进行了多番牵扯,坎巨提的归属也成为了多方争取的存在。

等到中国腾出手处理有关坎巨提的问题时,才发现随着印巴分治,坎巨提已经在巴基斯坦手里,并且对方一直都在管,随后中巴就坎巨提问题进行谈判。

耿飚的考虑

1956年,耿飚成为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也注意到了坎巨提这个地方,但双方分不开手谈判这个问题,直到1960年,有关于边境的谈判才开始。

而中巴边境的谈判,坎巨提就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毕竟曾经这里和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当时中巴两国已经比较友好,可巴基斯坦对于坎巨提这块地并不愿意让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块地他们之前在管。

现在让他们归还的话,他们自然也就并不高兴,更何况这块地只有有着比较复杂的经历,想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谈出个结果也并不十分现实。

在一开始谈判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目标是要回坎巨提,而耿飚在研究地图后,却选择了不要坎巨提,而是用坎巨提换喀喇昆仑走廊。

这个方案的提出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一方面是因为坎巨提和喀喇昆仑走廊的面积差距,喀喇昆仑走廊的面积几乎是坎巨提的2倍,而且还能够直通巴基斯坦内部,环境也相对坎巨提稍微好点儿,我方认为巴基斯坦不会同一。

另一方面我方相关人员认为中国的领土就应该属于中国,无论做出怎样的交换,丢失领土都是非常软弱的表现,新中国好不容易站了起来,不能因为他们再跪下。

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耿飚说道:

“你拿回一块地,占了没人管得住,它迟早再丢,你换来一条路,它不会跑。”

这样的说法让在场的人最终都同意了耿飚的决定,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巴方同意这份协议,毕竟坎巨提和喀喇昆仑走廊的差距放在这里。

机会很快来了,那就是在中印战争中,中国再次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力量,也让巴方看到了中国已经开始走上崛起的道路。

在双方权衡之后,很快进入了协议阶段,并规定:

“中方承认巴方对坎巨提的实际控制,双方以喀喇昆仑山脉为边界线。”

“巴方承认中方对喀喇昆仑走廊的主权,并予以地图标注。”

1963年,双方完成了最终的谈判,并签订了《中巴边界协定》,双方之间和平的解决了边境问题,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地方。

喀喇昆仑走廊

而耿飚坚持要喀喇昆仑走廊的原因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好奇,他们相信耿飚并不是因为喀喇昆仑走廊面积比较大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耿飚也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并对此做出了解释:

首先就是喀喇昆仑走廊的位置比较特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西部被苏联、印度和美国所包围,这对于中国西部而言是不安全,想要打破这样的包围,那么喀喇昆仑走廊就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在我国规划修建向西南的道路中就体现的非常全面,从新疆向外部一直向西就是喀喇昆仑走廊,这条小路看似不重要,却相当于一道“小门”,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另外一点就是通过喀喇昆仑走廊比较平缓的地势进行修路,那个时候我国还并没有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但是这里却给“一带一路”的发展留下了非常充足的可能性。

后续的发展也证明了耿飚的坚持是非常正确的,而耿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是因为他在很多地方都谈过地界问题,例如,缅甸、越南等等地方。

长久以来的工作也让他具备了超前的战略目光,能够通过地图对相应的地区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他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现也让他拥有了“外交将军”的称号。


参考资料:

耿飚:永远的人民战士——环球网

坎巨提——百度百科

喀喇昆仑走廊——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巴基斯坦   飞地   中国   走廊   俄国   中巴   清朝   藩属   印度   领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