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成被“祭旗”的欧洲国家!中国对涉荷兰光刻机相关限制出口

这一次,不再是口水仗,也不是象征性的“表达关切”。中国动真格了,直接对荷兰的半导体核心企业下手,用一份出口管制措施,把ASML这家全球光刻机巨头推上了风口浪尖。

全球芯片产业链一下子紧张起来,稀土这张底牌终于被打出。中国这一招,究竟是意气用事,还是有备而来?

荷兰误判

从2025年10月9日起,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两份公告正式生效,明确列出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和含稀土产品的出口审批要求,动静不大,但杀伤力不小。

这次不是单纯限制矿石出口,而是把“技术、材料、产品”一锅端了。尤其是62号公告里提到的那些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工艺规范,连工艺参数都管起来了。

荷兰的ASML恰恰踩在了导火索上,作为全球唯一能量产EUV光刻机的企业,ASML的设备里用到的高性能磁体、激光系统等多个核心部件都离不开稀土。

尤其是钕铁硼和钐钴磁体,对设备运作精度影响极大。哪怕是0.1%的稀土含量,也逃不过这次的新规红线。

更关键的是,出口新规还规定,哪怕是外国公司,只要用到中国稀土的成品再出口,也得报中方审批。

这就意味着,ASML只要想把光刻机卖到第三国,只要产品中含有哪怕一丁点中国稀土,都得先得到中方许可,荷兰企业第一次尝到规则被别人设定的滋味。

荷兰其实早就已经卷进了中美科技博弈的旋涡,荷兰政府站队美国,冻结了中国背景的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资产和技术,理由是“治理结构不明”。

表面听起来像是技术审查,实则就是在执行美国的制裁清单。荷兰原本打算“低调切割”,想通过安抚美国来保住ASML的全球市场,但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击手段和耐心。

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接管”后,业务基本瘫痪,ASML则因稀土出口审批新规,光刻机出货也受到波及。

不仅如此,荷兰国内的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依赖半导体的行业也都开始出现供应链紧绷的现象,可以说,整个荷兰已经从“观战者”变成了“代价承担者”。

荷兰政府虽然在私下尝试与中方沟通,希望争取豁免,但目前为止没有传出实质性进展。豁免谈判难度极大,因为这一次,中国不是为了摆姿态,而是为了重塑游戏规则。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不像芯片制裁那样轰轰烈烈,但效果更持久、更深远。因为材料是基础根基,一旦出问题,不是几个月就能补上的。

欧洲的科技焦虑

中国稀土政策一出,不只是荷兰在紧张,整个欧洲科技圈也开始警觉。尤其是德国、法国等传统工业大国,他们的汽车、电信、重工业都与半导体紧密相关。

稀土虽然用量不多,但在马达、电池、传感器等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本身在稀土精炼和冶炼技术上几乎是空白。

这场风波也打破了“技术才是王牌”的迷思,过去,ASML作为高端设备制造商,拥有话语权。

但现在,只要稀土供应链一断,哪怕技术再强也出不了货,这让欧洲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什么叫“材料主权”。

中国为什么能打出这张牌?底气来自对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掌控,全球稀土提炼能力中,中国占了九成以上。

不仅是资源储备,更重要的是加工能力和技术标准,像高纯度金属钕、氧化钐这种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几乎只有中国能稳定大批量供应。

过去几年,虽然美日澳多次尝试建立“稀土联盟”,但进展寥寥,不是开采成本高,就是环保问题无法解决。

全球科技棋局重构

这场围绕稀土的管制,已经不只是中荷之间的双边摩擦,而是一场全球科技版图的重塑。在芯片封锁、技术禁令之后,材料战线正式开启。

多家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评估影响,有的企业甚至暂停了部分产品的出货计划,只为确认是否含有中国稀土成分。

一旦稀土价格大幅波动,成本将直接传导到整条产业链,尤其是高端芯片、智能设备和新能源领域。

企业利润被压缩的同时,还得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合规”,不少公司已经开始申请稀土成分溯源认证,流程复杂,周期漫长。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已公开呼吁政府“避免采取进一步激化对抗的措施”,因为他们也意识到,这种材料战线若持续升级,可能对全球芯片供应造成二次冲击。

中方也没有光靠“卡脖子”,一边是对外精准反制,一边是对内加速补链,以深圳为代表的地方国资平台,已经开始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投入大量资源。

比如新凯来公司,已经掌握了扩散炉、薄膜沉积等31种设备的量产能力。这套玩法就是“打掉你,补上我”。

与此同时,针对被荷方冻结的安世半导体,中国也在进行资源倾斜,中方正在优先保障其上游稀土供应,确保其在本土市场不被波及。

这是一次典型的“内外兼修”:对外卡住命脉,对内扶持种子选手。打的不是一时之气,而是谋定而动。

稀土这一战,其实是科技全球化体系遭遇“逆流”的又一章。过去几十年,全球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产业网络。

但当政治干预、技术封锁、国家安全考量不断渗入供应链,合作的逻辑就开始崩塌。

中国此次稀土管制,某种意义上是对“脱钩论”的回应。既然你要我断技术,我也可以断材料。全球科技竞争,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而是资源、政策、战略的综合较量。

这场角力不会很快结束,但已经让世界看清一个现实:中国不再是任人左右的“链接者”,而是在主动设定规则的“博弈者”。

从荷兰的被动局面到ASML的光刻机出货受阻,再到全球芯片企业重新盘点供应链,稀土这张牌已经掀起了连锁反应。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稀土出口管制的政策调整,实质上,是中国在全球科技格局中一次不动声色的出招。荷兰成了第一个“被祭旗”的欧洲国家,未来还会有谁跟上?棋局已经展开,落子无悔。

信息来源:

《稀土及其衍生品出口实施最严审批机制》·新华社·2025年10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科技   荷兰   光刻   中国   稀土   半导体   全球   技术   中方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