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绑机顶盒,中国广电将走出困境!

引言:付费电视业务与机顶盒的捆绑堪称全球性难题,正将众多经营者拖入困境,对以付费电视为主的中国广电而言也不例外。打破这种捆绑,是中国广电健康发展破局的关键。

一、付费电视捆绑机顶盒困境

付费电视业务因条件接收加密技术(CAS)与机顶盒的强制捆绑,让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变成了机顶盒业务,异化为高度封闭的“硬件依赖型私人产品”。

美国第四大运营商EchoStar的遭遇给整个行业带来警示:其作为付费电视运营商的同时,也供应封闭架构的机顶盒,成为互联网智能电视“降维打击”的对象。这等于EchoStar自断生路,成为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的重要原因。

这种捆绑模式使付费电视运营商陷入双重困境, 既要承担内容服务职能,又要在非专业的硬件领域与互联网智能电视竞争,分散了有限的资源,导致二者相互拖累,结果两种业务都做不好。

全球付费电视行业被这种封闭搭售的商业模式拖入困境,随着竞争力的下降,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的功能消失,逐渐失去“人心红利”。

二、同样的困局

我国广电网络正面临相似挑战:传统CAS技术与机顶盒深度绑定,机顶盒更新周期长达5-8年,有的甚至十几年,远远落后于智能电视的迭代速度,而且成本很高,正在被智能电视产业碾压。

硬件捆绑使收视服务偏离“公共产品”属性,成为越来越封闭的私人产品,用户流失逐年攀升。

封闭的机顶盒体系更将广电排除在智能电视产业链之外,无法共享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红利,反而将智能电视产业链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广电网络的机顶盒依赖症变成了自己的杀手。

三、解绑机顶盒、重新定位2023年起,广电总局以“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重新定位广电网络行业。意识形态的定位必须建立在公共服务基础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共服务必须以技术产业属性做为后盾。

技术产业属性的核心破局点,在于打破机顶盒捆绑,引入市场机制,激励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促使广电网络以开放姿态融入智能电视生态,才有可能克服公共服务障碍,回归公共服务属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广DVB+OTT一体化智能电视终端,针对弱势群体,就可以不需要机顶盒实现免费看电视。

当该目标实现之后,市场化销售的电视机、机顶盒,将成为有线电视终端,中国广电可以在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中受益。

当我国广电网络行业实现了开放发展,参与到智能电视产业大分工中,就可以卸掉机顶盒包袱,基础收视服务成本将大幅降低,会很容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中国广电最大的政企业务。

将来,中国广电就可以在“基础免费+增值付费”的模式中走出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数码   机顶盒   中国   广电   困境   电视   智能   属性   业务   网络   运营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