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常做的梦,是在放学路上远远望见家门口站着母亲的身影。那一刻世界很小,安全和温暖就在推开门的一瞬间。
但有些事真是等你摔了一跤、尝遍冷饭凉茶,才会醒悟:所谓“后悔无期”,是你最不想遇到的现实。
多少次嫌父母啰嗦,觉得家长里短净是鸡毛蒜皮的碎碎念;多少人把陪伴当成理所当然,把关心当成唠叨。
美其名曰长大了,脱离原生家庭,有了自由。谁知命运戏耍人,父母挥手作别时,才发现心被撕开一个洞——再也没有人掏出全部真心只为你的好。
我们嘴上说着“人生无常,顺其自然”,实际心里都明白,真正关心你活得如何、吃得是否香的人,如果不是父母,那恐怕是天方夜谭。
很多人对待父母像应付公事,回条消息都是机械打字。以为来日方长,孝顺可以“排队挂号”,只要踩准节奏年年送点礼、逢年过节照个面子照片就算交差。
直到有一天两手空空,深夜刷着微信头像却再也没人闪动的时候,窝在沙发里的你是不是有点想抽自己?
明明机会就在抓手,非要等失去了才拎清,“世间唯一用力爱我的人,走了”。
有人说兄弟姐妹是同一棵树上结下来的果。小时候哭闹打闹都在一块儿,妈妈训斥时大家还敢抱团取暖。
后来呢?各自安家立业、“各人自扫门前雪”,原来血缘有时候比邻里感情还稀薄。以前父母在,过年再忙也要盛锅热汤聚一起,为了老人互相装点兄友弟恭。
父母离开以后呢?谁还有闲心给你拨电话,谁还愿意为你充当和事佬。难听点,有的人直接翻脸,为三瓜两枣撕破脸皮不认人。
更有甚者,骨肉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一朝丧父母,各回各家,不是亲情淡如水,是利益算盘拨得精。
在外地打拼的朋友常说“家乡早变了”,殊不知,是父母让我们有归巢欲望。他们不在,家只是空房子,一砖一瓦只剩回忆。
幼时那个喊你大号的声音,再也没了回应,你回不回去已经无所谓。多少“打拼游子”苦笑,房子养狗长草,连灯泡坏了都懒得换。乡下老宅早就破瓦塌墙,童年搬着小板凳听故事的院子,如今杂草比儿女多。
曾经有个人无论如何都会等你,到老还让你永远觉得有靠山。这份安全感,市价几何?失了就知道,是千金买不回的温柔。
人言“亲戚不过三代”,这话听着扎心,却是真理。保质期有限的热络,到了父母这一代断线风筝。
往年逢酒宴逢喜事,大伙儿还能攒席喝个够。现在亲亲抱抱只剩社交软件点赞,见面都尴尬,攀个关系还要掏手机搜户口本。
那些早年的亲戚,谁不是瞧着你爹妈的面子或许才跟你客气两句?如今,都去各忙各的,“社畜”都靠自个儿咬牙撑,脸皮厚的还能混到点人情,佛系的直接断亲。
说到底,人啊,总觉得时间多得跟存折一般,随意取用。殊不知,该珍惜的、该陪伴的,都有保质期。很多傻孩子,要么一味索取,不懂感恩;要么装头鸵鸟,一拖再拖。越长大越明白,父母的存在,是你最后的圈护。
没人能替你擦掉泪水,更没人会主动扛起责任。
其实人生最残酷的是,一切“后悔”早就策马赶到。那些平平常常的日子,笑着坐一桌、吃顿饭,无条件原谅你的错、解你窘的“老顽童”,一个都不能替换。当你终于懂了这些道理,才知为时已晚。
所以请趁早清醒,分一半耐心、一点点温柔,哄哄父母,尽点力,多陪陪他们。别装高冷,也别惯性推脱,毕竟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会为了你跪了自己的一生,只为看你笑一个。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