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在香港站比赛里,庄宇珊、董禹含、唐欣这三个边攻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技术风格,成为队伍战术体系中各具特色的一环。但是如果想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的更好,仍需要结合她们自身的略施多加练习,根据笔者的分析,特写下本文:
庄宇珊
我们首先来说说庄宇珊。她在本站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是,面对高拦网时的进攻失误频频。客观来看,她的赛场价值仍不容忽视 —— 北京站赛事中,她的得分始终稳居队内前二;香港站对阵捷克、保加利亚时,更是与吴梦洁组成 “两点开花” 的进攻核心,是队伍拿下关键胜利的功臣。
但是庄宇珊若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笔者认为她不妨借鉴日本队 26 号佐藤淑乃的成长路径。这位身高 178cm 的日本边攻,既能胜任四号位强攻,也能承担后三、后二的立体进攻,发球融合跳发与跳飘技术,后排一传和防守同样过硬。在对阵中国女排的比赛中,当队友被限制时,佐藤淑乃成为最活跃的得分点,即便被张籽萱、龚翔宇各拦一次,仍能通过拉高击球点从张籽萱头顶打直线得分。
对庄宇珊而言,当前需优先夯实一传技术,利用到位球进攻稳定的优势站稳脚跟,再通过更多比赛打磨进攻细节,若能成为 “不卡轮” 的保障性边攻,就能在阵容中占据重要位置。
接着再来说说董禹含。董禹含在两站的比赛中进步非常大,可以说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之前很多人认为认为她虽然力量突出,但是技术粗糙、弹跳平平。
但是在香港站的比赛中,尤其是在调攻环节,展现出了硬吃下球的能力,尤其是对阵日本队时 8 扣 4 中,首秀便以一记犀利进攻打开局面。而且面对意大利队时,也丝毫没有怯场。当然了,董禹含自身具有速度的优势,接下来只要继续加强进攻的力量和敢打敢拼的气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够在女排队伍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我们来看看唐欣的的表现。实事求是的讲,唐欣的位置有点尴尬,作为新人边攻的第四顺位,她在主攻位置上的一传稳定性不及庄宇珊,调攻能力稍逊于董禹含,因此被教练组安排在接应替补位置,打法风格类似江苏队的周页彤。
但是当下女排的竞争格局已发生变化,原本第二顺位的庄宇珊,与唐欣的差距逐渐缩小,唐欣的平拉开进攻威力不输给庄宇珊,未来如果唐欣能在进攻稳定性和一传技术上同步提升,唐欣完全有机会与吴梦洁搭档对角,重现同接四轮一传的默契配合。
从这三个年轻边攻手的成长来看,中国女排的后备力量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这对于球队来说是一大喜事,教练组以后在队伍的战术上也有了更多选择。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