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玩大了?"眯眯眼"广告惹众怒,网友:又一"中产之光"塌房!


近日,打开斯沃琪全球官网,一张亚裔男模刻意拉扯眼角的宣传图,被精准推送到中国消费者眼前,在一瞬间便引爆了舆论场。

图片中,模特刻意摆出的“眯眯眼”造型,被公认有故意丑化东亚人的歧视意味,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主流社交平台上,#抵制斯沃琪#的话题半天内冲上热搜第一,投诉、抗议席卷网络。网友愤怒喊话:“都2025年了,还能犯这种错误?!”

面对质疑,这个每年从中国赚走26亿瑞郎(占全球销售额33%)的品牌,却选择用沉默和敷衍,给了为之买单的中国消费者一记耳光。

01吃饭又砸锅,斯沃琪的傲慢行径

曾几何时,斯沃琪在中国市场风光无两。旗下品牌横跨大众市场与高端奢侈领域,而中国,正是支撑这一钟表帝国最重要的基石。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Swatch全球33.3%销售额,比率远超欧美;集团亏损的至暗时刻,中国市场更是以两位数增长独撑业绩;2021-2023年斯沃琪从中国累计赚走882亿元人民币——这些钱,足够养3个完整的文化审核团队,却没能换来其对中国消费者的基本尊重。

面对中国对“眯眯眼”符号的历史创伤(19世纪欧美用其丑化华工),斯沃琪起初试图用“多元审美”轻描淡写带过。争议发酵初期,也只是悄悄撤下了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的官网图片,欧美和港澳台地区的页面仍原封不动。

有消费者去找客服投诉,得到的回复只有“非常重视”四个字,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在他们眼里,中国消费者的愤怒,或许只是“小题大做”?

他们大概还认为,中国消费者会像10年前那样,对“洋品牌”的傲慢照单全收。可惜这一次,算盘彻底打错了

斯沃琪很快为这份傲慢付出了代价,事发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斯沃琪公司股价急跌3%,多家电商平台紧急下架斯沃琪的产品,线下经销商也暂停进货——市场用最坚决的行动回答,吃饭砸锅的行为,在中国行不通!

02不懂中国的品牌,市场不买账

事实上,斯沃琪事件并非个案,近些年国外品牌执着“眯眯眼”刻板审美的情况屡见不鲜,西方总试图用“全球创意标准”绑架中国消费者——这种“赚着中国钱却无视中国心”的行为,彻底背离了市场需求

对比之下,扎根本土的品牌懂得用“尊重”赢得市场。天猫数据显示:斯沃琪旗舰店里最热销的腕表,30天仅售100余件;而国产小米一款定价569元的智能手表,销量已突破20万件。悬殊的数字背后,是本土品牌将“尊重市场、回应需求”刻入战略底层的自觉。

事实上,这种“扎根本土”的逻辑,早已成为本土品牌的发展共识。早年间,国际保健品牌依仗技术壁垒,将“倍-清-肝”类护肝品炒至上千元高价,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香港老牌生物科技企业TS,依托自研的“PUREMAX专研技术”成功突围,打破了欧美市场的长期垄断。

据了解,上述的“倍-清-肝”,从立项起就锚定“中国人的肝脏养护场景”:针对现代人熬夜伤肝、酒精代谢负担等痛点,自研“肝代谢调节+毒素清除”的复合配方,其核心成分经香港大学临床验证,对熬夜导致的肝酶异常改善率达72%。

更为关键的是,它摒弃国际产品 “层层代理加价”的套路,依托成熟产业链实现本土化生产,将普通人的月均养护成本压低至百元级,仅为国际竞品的三分之一。市场数据显示,产品一经推出就空降京J东健康护肝品类前列,颇受一线城市35-65岁熬夜加班与商务应酬人士的青睐,整体复购率高达71%。

03顺应时代,懂得“尊重”的品牌更易赢得认可

斯沃琪的道歉声明发布后,市场反应依旧冷淡,线上评论区的“抵制”声浪未减,这个曾靠中国市场续命的品牌,能否重建信任仍是未知数。

而这还只是开始,中国市场撑起全球奢侈品36%的消费,部分品牌却在一边依赖中国市场增长,一边轻视其文化与情感需求。在此基础上,一场“要么尊重,要么离场”的清算正在来临。

或许,对所有跨国品牌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道歉”,而是当中国消费者终于敢说“不”,唯有那些真正把“尊重”放在心上的品牌,才能赢得中国市场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时尚   中产   众怒   网友   广告   品牌   中国消费者   中国   中国市场   市场   本土   全球   傲慢   欧美   销售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