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至5日,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第十二届中秋孝文化节上,创始人崔培军连续两天为员工父母送上600元礼金与鲜花,19000余人赴宴,礼金总额超1000 万元。
面对 “作秀” 质疑,这位60岁的企业家坦然回应:“活动已办十几年,只想让员工成为制造业最幸福的人。”这一回应背后,是他深耕实业二十余年的坚守与深耕公益的赤诚,也重重地打击了质疑的嘴脸。
崔培军与河南矿山的成长轨迹,镌刻着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印记。1965年出生的崔培军,14岁便赴上海打拼,从眼镜门市部到起重机经销部,逐步摸清机械行业脉络。
2002年,他响应家乡“回归工程”,带领七人团队创办河南矿山,如今这家主营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110余种设备的企业,已服务于中国宝武、中核集团等众多央企,客户覆盖航空航天、铁路军工等关键领域。
作为持股98.88%的创始人,崔培军始终秉持“员工造就企业”的理念,2024年企业纯利润2.6亿元时,他拿出1.7亿元与员工分享,用“赚一块钱,发八九毛”的实际行动诠释初心。
助学与行善早已成为崔培军的生活常态,二十余年从未间断。2003年,一名因贫弃学的女孩求职经历触动了他,次年便成立“河南矿山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每年固定捐资超过100万元。
截至 2025年,该基金会已资助4800余名学生,发放助学金超3500万元。8月份结束的助学活动中,319名准大学生从他手中接过现金资助,他只叮嘱“好好读书回报社会”。
崔培军对员工的关怀更渗透在日常。2023 年终奖发放超7300万元,40名销售员工分获100万至500万元奖金,连续三年举办的“数钱比赛”单场发放1200余万元;妇女节给女工发补贴、麦收季发“收割机补贴”,甚至加班员工也能获千元团圆奖。此外,他还连续13次组织四千余名职工父母出游,用细节传递温暖。
连续十二届的中秋孝文化节,早已超越企业活动范畴,承载着多重社会意义。从2012年首届至今,河南矿山每年出资千余万元办宴,从宴席规模到福利设置持续升级,更增设“矿山孝星”评选等环节。
对企业而言,这场盛宴让员工与家属共享荣光,崔培军“不打卡、重报备”的柔性管理与孝亲福利形成合力,2024年员工留存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7%,印证了“幸福员工造就强企业”的真理。
对文化传承而言,企业以19000人团聚的场景化表达,让孝亲敬老从传统美德转化为可感知的行动,崔培军作为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用企业实践激活了传统文化生命力。
对社会而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种“利润共享+文化凝聚”的模式,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打破了“企业逐利与公益行善对立”的认知误区。
从2002年七人初创到如今服务大国重器,从首次助学到千万礼金敬老,崔培军的坚守给出了答案。真正的企业担当,从来不是偶然的高调作秀,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
当1000万元礼金递到员工父母手中时,传递的不仅是物质关怀,更是“尊重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价值观。
在质疑声中愈发坚定的公益之路,让这位“最爱发钱的老板”,心存大爱,成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鲜活注脚——真正的富裕,从来都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盈。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