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10月1日正式施行日期的临近,中国互联网助贷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化。多家金融机构密集披露助贷合作机构“白名单”,大型互联网平台及头部持牌金融机构成为合作首选,行业格局加速向新阶段迈进。
银行密集“亮底牌”,头部平台受青睐
自9月以来,多家银行通过官网等官方渠道,主动公示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以实际行动响应新规要求。徽商银行的名单中的消费金融等赫然在列,合作覆盖了从营销获客到风险分担的全链条,恒丰银行则公布了13家平台。
梳理已披露的名单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趋势: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和外资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首选合作伙伴。 头部民营银行频繁现身于多家银行的合作名单中,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生态的重要桥梁。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银行此举既是合规的“必答题”,也是战略的“优选课”。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密集披露“白名单”旨在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提升合作质量,并从源头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而选择头部机构,根本原因在于其资质经过市场验证,合规底线清晰,风控体系成熟,能有效降低银行的合规风险。同时,头部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稳定的场景,能帮助银行在严控规模增速的监管要求下,维持业务基本盘,避免断崖式收缩。
东方IC
外资行加速本土化战略
在这轮“白名单”公示潮中,多家外资行的积极参与尤为引人注目,如富邦华一银行更是披露了高达52家的合作机构,合作范围广泛。
这背后,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深化本土化战略的迫切需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外资行通过与内地头部助贷平台联手,可以有效弥补自身在客户基础、渠道网点、数据积累和场景嵌入等方面的短板,从而快速切入潜力巨大的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董希淼也提醒,这种合作模式伴随着挑战。在头部效应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外资行如何构建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并平衡好与合作平台的关系,是其必须面对的课题。他建议,外资行应坚持“外部合作”与“内部建设”两手抓,在借助外力的同时,加快自身互联网渠道和自营能力的建设。
中小银行面临转型大考
“助贷新规”的落地,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告别“野蛮生长”,正式进入“合规为王”和“风控为本”的新阶段。新规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公开披露,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这无疑对高度依赖助贷平台的中小银行构成了巨大的转型压力。
专家认为,新规既是挑战,也是倒逼银行回归主业、苦练内功的契机。苏筱芮指出,部分在风控、获客、运营能力上较弱的中小银行将受到较大影响,必须及早规划并落地互联网贷款的自营发展路线。
展望未来,助贷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流量和规模之争,而是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科技实力与客户精细化运营能力的综合较量。(文馨)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