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老人别总穿太多!医生提醒_冬季穿太厚,心脏血管扛不住

窗外冰花悄然蔓延。68岁的王大妈像往常一样,起床前就在枕头边准备好了厚羽绒服、棉毛裤、毛线围巾,层层叠叠地将自己“包裹”起来。

院子里的邻居见她,都打趣道“王大妈,穿得这么严实,是想把冷风全挡在外面啊!”而王大妈却无奈一笑:“年纪大了真怕冷,多穿点才放心。”

可是什么都没想到,没多久,她却因为胸口闷痛、头晕被家人紧急送医。医生检查后摇了摇头:“很多老人冬天都怕冷,可穿太厚反而让心脏和血管吃不消,尤其对体弱者更是压力山大。”

难道穿得多,不一定就是好?这可颠覆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御寒真理”。其实,近年医学界陆续发现:老年人冬季过度防寒,反而可能诱发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多重健康隐患。

穿衣虽是小事,却关乎大问题。究竟为什么冬天穿太厚,对老年人的心脏血管会是负担?

穿得少又怕受凉、生病,这度到底该怎么“把握”?今天,医生就来为大家揭秘“冬季穿衣的健康真相”,尤其是第3条,很多人都容易忽略。你以为多穿就是安全,现实却恰恰相反。

老人冬天穿太多,身体真的受得了吗?权威医生这样解释

许多中老年人都认为,“冬天怕冷”是自然现象,但实际上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新陈代谢减慢,的确比年轻人容易感觉到冷。

可一味加厚衣物,并非万能良方。权威研究表明,长时间穿着厚重衣物,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与散热功能,使身体处于热量难以排出的亚健康状态。

更关键的是,衣物过厚会压迫胸腔、抑制四肢活动,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尤其老年人本就心肺功能弱,心脏泵血能力比年轻人下降近30%,穿得过厚时心脏不得不更“卖力”将血液送到全身。

有专家通过随访超4000名老年人的习惯发现,冬季心脑血管事件高发,与穿衣过厚导致血压波动、血液粘稠度升高密切相关。

医生提醒:“有基础病的老人,‘裹’太严实,身体反而吃不消。”

穿太厚,对心脏和血管到底有哪些影响?坚持穿得适中,能带来4大改善

穿衣过厚会让体内热量难释放,导致体温调节失灵。医学统计:冬天,穿衣厚度超出个人耐受20%以上的人群,头晕、胸闷、心慌发生率比正常穿着者高出约17.3%。

长时间如此,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诱发高血压、甚至心律失常等风险——尤其在活动或夜间更明显。

穿太多导致微循环障碍,心脏负担加重。厚重的衣物甚至会限制胸廓扩张,肺活量变小,容易出现气短乏力。对本身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人来说,是不小的隐患。有数据显示,冬季因心衰就诊的老年患者中,3成以上有过度“御寒”历史。

不仅如此,“穿得太厚”的老年人反而容易出汗,汗液无法挥发,身体若受风又容易着凉或感冒。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行动受限,摔倒风险增加。

医生曾总结,多穿造成的行动迟缓,是冬季老人跌倒风险增加的首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老人能科学调整,选择合适衣物厚度,坚持合理穿着,反而能在冬天保持这4大好变化:

心脏负担减轻,血压更平稳。活动更灵活,骨骼关节灵活性保持;减少大汗后着凉、感冒的概率;睡眠质量提升,夜间不易闷热醒来。

医生建议,冬季这样穿,才是老人身体扛得住的健康秘诀!

那么,老年人到底怎么穿,才能既温暖又安全?医生建议,可以从4个细节做起,让“保暖”与“减负”两不误:

“洋葱式”分层穿搭。比起“厚重一件”,选择内薄外厚、层层递进。脱穿方便,室内外温差大时可以灵活调整。

注意关节、足部保暖。寒从脚起,老人可以多穿保暖袜和适合冬季的鞋子。手脚不冷了,整体热量流失就减少。

避免捂汗、注意干爽。棉质或排汗材质的贴身衣物,可减少出汗带来的湿寒困扰。流汗后及时擦干、换衣。

灵活适度,不要“包裹成粽子”。穿衣以舒适为主,动作自如、呼吸顺畅为宜。上厕所、洗澡、上下楼时留意身体反应,如感觉闷热或喘不过气应立刻减少衣物。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心脑血管病冬季管理临床路径研究》

《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与健康监测手册》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养生   血管   冬季   心脏   冬天   老人   医生   老年人   衣物   身体   健康   保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